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常规消肿治疗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术前软组织肿胀消除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02月至2020年01月于我院创伤骨科治疗的80例符合标准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包括患侧踝关节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冰敷、患肢抬高、药物消肿、止痛、保胃等在内的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桃红四物汤。两组患者疗程均从入院当天开始,到局部肿胀分级为1级时止。记录每位患者治疗前肿胀值、治疗第3天肿胀值、疗程结束时肿胀值、治疗前肿胀分级、治疗第3天肿胀分级、治疗第5天肿胀分级、治疗第7天肿胀分级、消肿时间、消肿速度、张力性水疱发生率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应用SPSS20.0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统计7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38例,男性22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1.50±11.69)岁,踝关节骨折分型中旋后-外旋Ⅱ°、旋后-外旋Ⅲ°、旋后-外旋Ⅳ°分别为9例、20例、9例;试验组38例,男性1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2.05±9.78)岁,踝关节骨折分型中旋后-外旋Ⅱ°、旋后-外旋Ⅲ°、旋后-外旋Ⅳ°分别为7例、19例、12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组间对比,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前肿胀值、治疗第3天肿胀值、疗程结束时肿胀值组间对比,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前肿胀分级、治疗第3天肿胀分级、治疗第7天肿胀分级组间对比,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第5天肿胀分级组间对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前肿胀值、疗程结束时肿胀值组内对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消肿时间、消肿速度组间对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张力性水疱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两组病例消肿时间与骨折分型存在较强相关性。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常规消肿治疗处理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术前肿胀,能通过活血化瘀加快肿胀消除速度,从而缩短消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