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蛋白尿是目前临床上出现移植肾损伤的判定指标之一,也是慢性移植肾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肾移植手术后控制和减少蛋白尿是预防移植肾肾小球硬化及进入慢性移植性肾病的关键,可明显延缓移植肾功能损害的进展过程。目前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防治措施主要是限制蛋白摄入、应用ACEI、ARB等药物、更换免疫抑制剂种类等,但疗效并不理想。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出现主要是免疫性与非免疫性等众多因素相互交叉影响导致的,近几年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显示,积雪草具有抵抗肾小球硬化、保护肾小管功能、调节免疫状态等作用,因此,本研究应用中药积雪草联合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移植术后出现蛋白尿的移植肾受者,评价积雪草颗粒联合常规免疫抑制剂方案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疗效及安全性,旨在形成一套具有中医特色的成本低廉、安全有效、便于掌握的优化治疗方案,可进行推广和应用,收获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方法:收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确诊的60例肾移植术后出现蛋白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严格选取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基于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FK506+MMF+Pred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维持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积雪草颗粒(30 g/d,水冲服),对照组不加服积雪草颗粒,分别在第1月、3月、6月测定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并于第6月测定患者蛋白定性、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血尿素氮、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胆红素等,分别统计两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入组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用药前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尿蛋白定性、24h尿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总胆固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尿素氮、甘油三酯等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积雪草联合免疫抑制剂能明显降低尿蛋白,尤其是尿微量白蛋白;可有效降低肌酐,改善肾移植受者预后;能改善移植肾的微循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加其血流灌注,改善慢性缺血性病变;积雪草作为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疗效较满意的纯中药制剂,无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