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动结构一直是语言学家热衷讨论的的一个语言现象,因为它涉及到复杂的句法和语义界面的问题。传统的对英语中动结构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它的句法语义特征和生成的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转向对汉语中动结构的研究,但是,对于什么结构才是汉语中的中动结构,大家还没有达成一致。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基于英语中动结构的原型特征,以此作为参照点来比较其他汉语学者笔下的不同的汉语中动结构。通过这些特征的比较,确定哪位学者笔下的中动结构才是典型的汉语中动结构。拥有最多英语中动结构原型特征的那些汉语句式将被看作汉语中动结构的原型。其他学者笔下的中动结构,我们依据其和英语原型中动结构所共享的特征的多少,将其从最典型到最不典型作了一个排列。拥有最多英语原型特征的汉语结构被视为最典型的汉语中动结构,最少的则被视为最不典型的中动结构。本文的分析和解释都是基于原型范畴理论。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在原型理论的框架下,我们认为中动结构作为一个范畴具有自身的原型。在论文中,笔者假设“the bread slices smoothly”作为典型的英语中动结构,因为它在讨论中动结构的文献当中被引用的频率很高。由于英语中动结构具有复杂的句法语义特征,本文全面地分析了这些特征,它们可以概括成以下九点:(1)隐含的施事;(2)形式上是主动(3)一般现在时;(4)受事主语;(5)主语的主要责任性;(6)副词以及给施事以体验者的论元角色;(7)中动词的体为活动体或者完成体:(8)泛指情态性;(9)使役性。
第二,本文进一步观察了汉语当中的中动结构,我们发现不同的学者对于什么样的结构才算典型的汉语中动结构存在分歧。我们以英语中动结构的原型特征为参照,将这些学者笔下的中动结构的特征与之进行比较,结果是不同的结构与其共享的特征的数量不相同。原型理论认为,范畴内的所有成员并非享有同等的地位,一个范畴的某些实例比别的更具有代表性。拥有越多原型特征的范例越接近原型,越有可能成为这一范畴的最典型成员,它们构成从最典型到最不典型这样一个连续统。由此可见,余和司(2008)笔下的结构以及曹(2004)笔下的部分结构都属于最典型的汉语中动结构,因为它们拥有最多的英语原型中动结构特征。何(2004)和陈(2006)笔下的中动结构拥有大多数英语原型中动结构特征,因此比较接近汉语原型中动结构,是比较典型的成员。丁(2003)和古(2005)笔下的中动结构和曹(2004)笔下的部分结构和英语原型中动结构共享的特征很少,处于中动结构的边缘地带,属于最不典型的成员。
第三,本文也解释了为什么同一个句式会被划分到不同的语法范畴当中去。根据原型理论,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相邻范畴没有严格的边界,其边缘成员往往容易被划分到对方的类别范畴中。丁所认为的汉语中动结构被其他学者认为是意念被动结构,陈所认为的汉语中动结构则被有的学者认为是难易结构。通过对其特征的分析,运用原型理论,本文对此也做了相应的解释。本文认为,丁(2003)和陈(2006)笔下的中动结构并不是最典型的汉语中动结构,这些结构只拥有一部分的英语原型中动结构特征,因此处于非中心地带,而且它们也享有其他范畴成员的一些特征,换言之,它们处于两个范畴的交汇地带,在两个范畴中都属于非典型成员,因此容易将同一结构划分到两个不同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