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细胞膜包裹的仿生纳米颗粒的构建及其在肿瘤疫苗领域的应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预防和治疗的肿瘤疫苗在肿瘤免疫领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目前的肿瘤免疫疗法有肿瘤疫苗、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过继细胞治疗等,在治疗不同类型的肿瘤方面已经显示出令人鼓舞的临床疗效。在不同种类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中,肿瘤疫苗具有相对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特异性。因此,我们在已有肿瘤疫苗基础上开发仿生纳米肿瘤疫苗具有极大的意义。已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我们以黑色素瘤为肿瘤模型设计并合成了一种仿生纳米肿瘤疫苗(NP-R@M-M)。其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认证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D,L-lactide-co-glycolide,PLGA)为载体。外包的黑色素瘤细胞膜上抗原作为肿瘤特异性抗原。众所周知,抗原提呈细胞上有甘露糖受体,因此我们在仿生纳米肿瘤疫苗上修饰上甘露糖,增强其对抗原提呈细胞的靶向性。PLGA纳米颗粒内载Toll-样受体7的激动剂咪喹莫特(Imiquimod,R837),其能够放大抗肿瘤的免疫反应。2.首先在体外水平,将仿生纳米疫苗(NP-R@M-M)分别与BMDC和RAW246.7细胞孵育,研究结果发现,仿生纳米疫苗(NP-R@M-M)对于BMDC和RAW246.7细胞有着高效的靶向性,并且仿生纳米疫苗(NP-R@M-M)能显著刺激BMDC的成熟。3.在体内水平,将合成并优化的仿生纳米疫苗(NP-R@M-M)用作预防性疫苗以检测小鼠抑制肿瘤效果,研究发现,仿生纳米疫苗(NP-R@M-M)对肿瘤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又与anti-PD-1检查点阻断疗法相结合,作为治疗性疫苗以检测防治小鼠黑素瘤的效果,研究结果发现其能有效地治疗黑色素瘤。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仿生纳米疫苗(NP-R@M-M),发展了其与检查点阻断剂联合的新型肿瘤治疗策略,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并对肿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咳嗽是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对机体是有益的。当呼吸道粘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刺激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有助于排除外界侵入
微电网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传感器等,本文针对微电网的数据融合技术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文章首先在风光互补微电网的场景中引入信息物理系统(CPS)的分层架构,设计了一种微电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结构模型。然后给出了数据融合技术的定义、作用、分类,接着在微电网传感器的数据融合中采用压缩感知(CS)算法,通过仿真比较每个环节中常见指标的性能优劣,选择出最适合风速信号压缩感知
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大约有50%的食用植物油来自油菜籽。长期以来,选育高产优质的油菜新品种一直是育种学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以往的实践证明,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油菜产量的主要途径,而雄性不育又是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油菜雄性不育可分为核基因控制的核不育(GMS or NMS)和由核质互作控制的细胞质不育(CMS)。核不育类型类型多,不育彻底、稳定,选育较为容易,因此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育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