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水分对秸秆释放主要面源污染物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wei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源污染由于自身的地域分散性,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滞后性、模糊性、潜伏性,信息获取难度大,危害规模广,研究控制与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使得营养元素流失模型和污染负荷估算成为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就农业生产而言,营养元素流失严重造成了肥料利用率降低,同时也使得未利用营养元素在降雨和灌溉作用下,直接流入地表水源或者渗透至地表下层,造成水污染,使水质恶化。另一方面,我国每年约有18亿t秸秆排放,大量残留于田间的秸秆或施用于农田的秸秆肥对于农业生态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作物归还养分,增加土壤肥力,相应地减少化肥施用水平的同时,由于利用技术的不规范,使得秸秆在自然分解过程中向水环境无序排放N、P、COD等物质,不自觉地构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损害了生态环境质量。目前秸秆应用于坡地以验证对养分流失影响的研究国内已有报道,但是秸秆还田对于农田水土流失的影响比较少,在降雨和灌溉作用下可能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且关于这方面造成的污染负荷尚未见具体的量化报道。本文拟在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的背景下,通过模拟水田、旱地、水旱交替等3种水分管理模式,探讨秸秆覆盖还田与翻埋还田后释放N、P、COD等污染物的动态特征,以及由此可能引发水污染的负面流失量化,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控制提供决策性参考依据。模拟水田中,覆盖处理的上覆水TN、TP浓度高于翻埋处理,翻埋处理的最大浓度不及覆盖处理的1/2,出现的时间也晚3d左右,且释放总量也低于覆盖处理,COD的变化趋势则反之(释放总量除外)。模拟旱地试验中水分是氮磷淋失的必要载体,水携带N、P流失翻埋处理高于覆盖处理,翻埋处理对地下水污染风险比覆盖处理更具威胁。模拟水旱交替秸秆释放主要污染物集中在前4周,覆盖处理TN、TP极值浓度出现在试验第3d,翻埋处理浓度随着试验进行呈现微弱上升趋势,且覆盖处理释放总量高于翻埋处理。COD的变化趋势则反之(释放总量除外)。水田、旱地、水旱交替3种水分模式对秸秆释放N、P、COD的影响表现不一样。覆盖还田时,水旱交替秸秆释放的N、P高于水田与旱地环境;翻埋还田时,单位秸秆N释放能力则表现为水旱交替>旱地环境>水田,单位秸秆P释放旱地>水旱交替>水田。以上结论为实际农作物秸秆的循环使用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支持,但模拟试验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与农田条件存在差距,且试验仅使用了自然风干麦秆,与实际农业生产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问题都是将来研究中待改进的地方。
其他文献
我国旅行社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胜,必须转型到品牌竞争。分析了我国旅行社面对品牌竞争的原因,指出我国旅行社进入壁垒低、产品雷同和过度价格竞争等问题,提出我国旅
以3-氨基-4-氰基吡唑和芳醛为原料合成了10个新型吡唑Schiff碱及铜(Ⅱ)、镍(Ⅱ)、锌(Ⅱ)、钴(Ⅱ)4个金属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R,^1HNMR及单晶解析表征了Schiff碱及金属配合物的结构.测定了
采用认知隐喻学的相关观点,从网络词汇"囧"的产生、功能和用法出发,对"囧"及"囧"家族做隐喻认知研究。
江南传统水乡滨水景观作为我们珍贵的历史遗产,是滨水周围的自然景观与人工要素完美的融合,对在空间结构中积极的运用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空间。江南滨水景观喜好度与构成要
一氧化氮(NO)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理递质,有广泛的生理及病生理作用谱。本文旨在对NO的全身作用及相关的进展作一综述。
中国属于严重的淡水资源缺少国家,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占全世界平均水平的23.4%,在全世界排123位,尤其是中国北方许多大城市缺水状况相当严重。而且中国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量不
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两大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两大问题是众多科学工作者努力工作的方向。在众多的半导体光催化剂材料中,TiO2以其强氧化性、光诱导超亲水性、
<正>在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材的第四章《线段与角》的内容中,通过观察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线段与角的性质特点与习题有着很多的内在联系.下面,让我们从它们的性质与常见的一些题
20世纪西方美学思想对现代艺术具有重要影响,美学思想与现代艺术共生并相互影响。通过整理分析西方美学中艺术情感理论、美学理论与艺术的关系,从哲学、美学精神及西方现代艺
随着环境法规的日益严格和汽车工业对贫燃技术的重视,研究开发适用于贫燃发动机氮氧化物净化催化剂已成为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氮氧化物储存还原法是消除贫燃发动机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