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用地扩展是土地城镇化跃然于空间上的明显特征。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快速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生产力的逐步增强导致对土地的需求增加,促进城镇用地的急遽扩展。同时,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性、城镇管理等问题也应时而生,城镇扩展自然成为热议的焦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经济示范区,也是实现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长极,科技信息化、社会知识化不断向前迈进,城镇用地扩展日趋增强。在此背景下,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部扩张规律的定量分析,全面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状况,为各级部门科学制定城镇规划提供参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从城镇用地扩展形态来看,2000-2015年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紧凑度指数呈现4种变化趋势,较为稳定的城镇有九江市区,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表明城镇整体空间形态日臻紧凑,以内部填充式发展为主导;而南昌市区、进贤县、彭泽县、都昌县、永修县、九江县、东乡县、鹰潭市区、鄱阳县、余干县、高安市的紧凑度指数呈连续下降趋势,表明各城镇空间形态愈发离散。2000-2015年分维数指数逐年增加的南昌市区、进贤县、都昌县、鹰潭市区,城镇建成区扩展以向外为主导。(2)从城镇用地扩展空间分异来看,(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建成区面积从2000年的26600.9357公顷增加至2015年的82286.1443公顷,其中,2000-2005年增加13547.1684公顷;2005-2010年增加21032.0852;2010-2015年增加21105.9549公顷,土地城镇化步伐持续加快。另外,不同城镇的发展态势各异,南昌市区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领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向纵深发展,是研究区面积扩展幅度最大的一枝独秀。中幅度扩展的城镇有南昌县、新建区、九江市区、景德镇市区、新余市区、抚州市区,其中南昌县、新建区受南昌市区的辐射带动其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九江市区、景德镇市区、新余市区、抚州市区位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边缘,随着各城镇发展战略的实施,扩展面积仅次于南昌却优于进贤县、彭泽县、庐山市、武宁县等小幅度扩展的城镇。(2)2000-2015年研究区年均扩展速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就城镇而言,新建区、安义县、进贤县、东乡县扩展速率最快。(3)研究区扩展强度在2000-2015年的15年间逐步增强,2015年达到0.0824%。从各城镇视角,南昌市区、九江市区、景德镇市区、鹰潭市区扩展强度明显比其他城镇扩展强度高。(3)从城镇用地扩展空间差异而言,“热点区”和“冷点区”除南昌市区始终是“热点区”外,其它城镇呈交替演变。2000-2005年仅南昌市区一个“热点区”;2005-2010年,热点区数量显著增加,包括南昌市区、九江市区、景德镇市区、鹰潭市区;2010-2015年热点区仅为南昌市区。(4)城镇用地扩展受多因素综合影响,本文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建立城镇用地扩展与动力因素的关系,其结果显示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值、城镇化率、预算内财政收入对城镇用地扩展影响明显。城镇化率、预算内财政收入与城镇用地扩展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值与城镇用地扩展之间关系出现波动,有显著的正相关也有显著的负相关,究其原因可能的是2010年以前各城镇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下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要快于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工业等用地需求不断扩大,从而有力的推动了城镇用地扩展。但2010年以后,经济发展潜力释放,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区内的工业用地置换为商业或者居住用地,城镇用地结构会随之而相应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