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质量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公路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些理论和方法,世界多国取得了较为成熟的质量监督模式,国内部分省份也探索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本文通过对海南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体制现状的深度调查,总结出目前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政府质监部门职能定位存在偏差、参建单位重进度轻质量、社会力量理性有序参与监督不够、相关主体角色错位和多头管理、质量边际激励机制缺位、质监框架缺乏系统化再造等。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运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总结出现行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体制对质量影响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是公路工程质监制度和质监架构、质量监督过程和行为、质量激励和约束机制等对公路工程质量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体制优化的策略,包括构建质监主体架构、健全落实质监制度、生成有效激励机制、有序引进社会监管资源等。针对海南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体制进行了案例研究。结合海南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体制实际情况,集成现代质量监督科学技术方法,设计将质量计划、监测、督导、激励及改进融为一体的海南省现代化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体制。从而推动该质监体制在海南省公路建设行业实现分阶段、渐进式地导入并实现后期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