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教育部启动了“2011”协同创新工程,提出了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培养新方向。近年来,我国学者主要探究的是高校教育中的协同创新问题,着力于解决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的问题,力图创造一个良性高效的创新生态圈。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中小学基础教育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新课改的内容之一,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与发展为高中教学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历史学科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承担着学生情感与价值观构建的重要作用,历史学科的创新性教学将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而当前依靠教师单兵作战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协同创新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将极大的缓解教师个体的创新能力不足的危机,它是以整合各种课程资源、管理资源和教学资源为特征的教学设计模式。本研究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和当前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创造性的将协同创新理念与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相结合,探究出了一套适合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可行性方法与运行模式,希望能够创新教师的教学设计方式,培养学生协同创新的能力与意识。本研究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问题缘出、国内外研究综述、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之处、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协同创新”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主要探究了协同创新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模式的具体构建和运行机制,具体包括:模式设计的特点、模式设计的目标、模式设计的运作流程、模式遵循的原则。第四部分以陕西M中学为原型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包括:M中学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现状分析、协同创新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在M中学的具体实验情况、效果评价。最后一部分主要论述对该模式认识上的一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