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先天性畸形、外伤、感染、肿瘤等所致的耳廓软骨缺损是临床常见疾病,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手段。组织工程为耳廓软骨的修复重建提供了一种极具潜力的途径。支架材料作为组织工程三要素之一,也是组织工程中重要的研究内容。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应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同时应具有多孔互穿结构和适宜的力学性能,以促进细胞的长入和营养及代谢产物的输运及组织的形成。发展具有良好力学性能、满足患者耳部个性化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天性畸形、外伤、感染、肿瘤等所致的耳廓软骨缺损是临床常见疾病,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手段。组织工程为耳廓软骨的修复重建提供了一种极具潜力的途径。支架材料作为组织工程三要素之一,也是组织工程中重要的研究内容。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应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同时应具有多孔互穿结构和适宜的力学性能,以促进细胞的长入和营养及代谢产物的输运及组织的形成。发展具有良好力学性能、满足患者耳部个性化的精细三维结构特点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支架,一直是耳廓软骨组织工程的重要研究方向。快速发展的3D打印技术为个性化、结构复杂且精细的组织工程耳廓软骨的构建与临床转化提供了可行的解决途径,已被广泛应用于耳廓软骨组织工程领域,并取得重大进展。然而,支架的力学性能对组织工程耳廓软骨的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本课题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以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L-丙交酯-co-ε-己内酯)(PLCL)和聚己内酯(PCL)的共混材料(PLCL-PCL)为原材料,通过熔融沉积(FDM)3D打印技术,构建了耳廓组织工程支架,在建立了一种耳廓组织工程支架的力学测试方法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物理吸附和化学交联等方法,构建了胶原改性的PLCL-PCL耳软骨支架,最后通过细胞接种、体外培养结合组织学和转录组学等手段,初步研究了不同力学性能支架对组织工程耳廓软骨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耳廓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3D打印及其力学性能表征:使用PLCL-PCL共混材料,结合3D打印技术,通过FDM方式打印耳廓软骨支架。通过观察支架结构,评估材料的可打印性;通过支架的力学性能测试评估耳廓软骨支架各分区的力学性能及其稳定性。研究发现,PLCL-PCL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3D打印性,可以打印得到精细复杂、高孔隙率、孔隙贯通的三维多孔组织工程耳廓软骨支架。全耳廓模型的分区和相应力学性能测试样的选区设定、制备以及力学测试方法,可以更为准确反映结构复杂的耳廓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真实力学性能。不同材料、不同打印填充率、不同区域的3D打印支架的力学性能不同,支架具有粘弹性的特点;其中,虽然填充率70%的PLCL90-PCL10和PLCL80-PCL20的支架力学性能不同,但均与人天然耳廓软骨力学性能相近,具有力学仿生特点,可用于进一步组织工程耳廓支架的研究。2、胶原改性的PLCL-PCL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与表征: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交联,利用不同浓度的胶原材料制备了胶原改性的PLCL-PCL支架;通过形貌结构分析、力学试验、体外加速降解实验、细胞接种率测定、细胞活性、基因表达情况,考察并分析胶原改性的PLCL-PCL支架的力学性能、降解性能及其对软骨细胞的接种和增殖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交联可以获得胶原改性的支架,改性对PLCL-PCL支架的整体结构无明显影响,胶原在支架孔隙间形成不同孔径的疏松纤维网状结构,0.3%胶原改性的填充率70%的PLCL90-PCL10和PLCL80-PCL20支架具有与人天然耳软骨相近的力学性能,具有力学仿生特点;同时,胶原改性可以显著提高支架的细胞接种率,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维持耳廓软骨细胞的表型。3、人耳形全耳廓组织工程软骨的构建:在获得两种力学性能不同的人耳形全尺寸耳廓组织工程支架后,结合兔耳软骨的接种和21天的体外培养,构建了人耳形全尺寸耳廓组织工程软骨,通过组织学、转录组学等手段考察了不同支架对人耳形全耳廓组织工程软骨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所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已具有天然耳软骨类似的组织学特点,软骨细胞均匀分布并合成和分泌了软骨特有细胞外基质;不同力学性能的支架会引起软骨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胶原改性的人耳形全耳廓PLCL80-PCL20支架更有利于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软骨表型的维持。综上所述,本文通过3D打印技术等手段制备了胶原改性的PLCL-PCL组织工程支架,初步研究了不同力学性能的支架对于组织工程耳廓软骨的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了所构建支架在耳廓软骨组织工程中应用潜能。结果发现,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获得结构精细的、多孔互穿的、具有力学仿生特点的支架;虽然0.3%胶原改性的、填充率70%的PLCL90-PCL10和PLCL80-PCL20支架的力学性能不同,但都与人天然耳廓软骨相近;进一步发现,不同力学性能的支架对软骨细胞的增殖和表型维持作用有一定的差异;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胶原改性的PLCL80-PCL20人耳形全耳廓组织工程支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有利于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软骨表型维持,在耳廓软骨组织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术成果分享和传播的途径更加多样,知识流动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学术论文作为常见的学术成果类型,除了被其他成果引用,也越来越多地被社交网络提及。替代计量学可以测度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追踪的学术交流行为已经由传统的文献引用发展为各种新形式,可以作为科技评价的新维度。替代计量指标具有及时性、综合性和社会化的特点。通过梳理学者学术成果影响力评价、替代计量学以及情感分析的研究现状,发现目
共病是指两种疾病共同存在的状态,与日益增加的不良健康结果相关。共病的早期筛查与预警有助于完善临床诊疗思维,改善患者的预后。许多领域的共病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疾病间的关联关系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大量的疾病知识蕴藏在生物医学文献中,如何从海量的文献中有效地挖掘共病关系、预测潜在的共病组合是本研究主要探讨的问题。针对共病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现有共病挖掘方法的局限性,本研究以糖尿病领域为例,从语义共现和引用行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饱和溶液”实验存在不足。通过对当前国内其他版本初中化学教材中该实验进行实践和比较,设计了改进实验。改进后的实验遵循教材设计理念,兼具耗时少、成功率高、现象明显、节约药品和适合学生分组实验的优点,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研究目的在我国近年来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政策背景下,深入探讨医疗服务价格与医疗服务需求量的关系,对不同类型医疗服务和不同医疗服务项目的需求价格弹性进行实证研究,为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建立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等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内容系统梳理我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现状;以北京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为例,分析北京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医疗收入及结构的影响;测算不同类型医疗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测算不同医疗服务项目的需
研究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市属医院互联网诊疗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市属医院互联网诊疗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从多角度、多方面探索促进北京市属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发展的对策,为北京市整体推进互联网诊疗发展提供参考借鉴。研究内容:(1)通过阅读文献资料梳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历程及相关概念内涵,基于PEST模型分析北京市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宏观环境。(2)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整理
随着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流动老年群体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作为流动人口中的弱势群体,流动老人比其他流动人群面临着更多更严峻的医疗卫生服务利用问题。本研究在社会融合理论、Andersen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模型以及Grossman健康资本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流动老人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初始指标集,同时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阐明了流动老人的基本特征,分析
背景与目的:代谢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指一组包括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等症状的代谢紊乱。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迅速增长,并与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两倍有关。CVD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CVD发展的早期事件,常伴随代谢综合征的进展。血管内皮细胞是位于血液和血管内膜下组织之间的单层细胞,
膳食调查是了解人群营养状况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开展针对性的膳食干预和营养指导,对人群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然而,包括称重法、记账法、询问法、食物频率法和化学分析法等在内的传统膳食调查方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资源和时间耗费较大、被调查的膳食种类受限、外出就餐及流动人口无法调查等障碍。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准确而又便捷地获取人群的膳食信息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当前,基于社交媒体上海量的用
作为新型分子成像技术,质谱成像无需特异性标记和复杂样品前处理,可对生物组织切片中内源性或外源性等多种分子进行同时成像检测,获得分子定性定量和定位信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质量范围宽,实验周期短等特点,近年来该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在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组织的分布、疾病诊断标志物的发现、疾病发展进程机制探索等应用引起了高度关注。目前,代谢组学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生物体受外在刺激或者扰动后整
1型糖尿病主要源于自身免疫系统因各种因素对胰岛素分泌细胞(胰岛卩细胞)进行攻击引发的胰岛细胞慢性坏死,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能力降低,机体血糖升高。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即糖尿病并发症。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大多被自身免疫性T细胞浸润,这些活化后的T细胞可识别胰岛β细胞并对其进行攻击,从而导致β细胞的损伤和功能障碍。我们尝试通过使用有效的自抗原片段使机体对β细胞产生免疫耐受,以此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