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孤独的猎人》的追寻母题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南方一位独特的女作家,她专注于创作以美国南方小镇背景下怪异的青少年、畸形人、不合时宜的人等人物形象来表现以孤独、精神隔绝等为主题的小说。《心是孤独的猎人》是卡森·麦卡勒斯的代表作,在美国“现代文库”所评出的“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中名列第17位,评价颇高,也受到读者的喜爱和追捧。这部小说致力于描摹美国大萧条时期南方小镇上的下层民众在现代资本主义进程中经历的各种不适和困惑。他们渴望交流却又不被人理解;他们追求真实的自我、呼唤改革不公平的社会制度、渴望得到精神救赎,结果却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小说主人公的苦闷生活使评论家们过于强调小说抑郁伤感的一面而忽略了小说人物身上体现的可贵的追求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赋予了小说更丰富更积极的意义。本论文试图以“追寻”母题为线索,探讨麦卡勒斯根据小说人物不同的身份设计了不同的追寻目标,在各自孤独却又不失希望的追寻过程中体现的精神隔绝主题。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组成,正文分为三章。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对个人关怀到社会关怀再到精神关怀,全面展示麦卡勒斯笔下的“畸人”在各种强大的外力因素影响下,对性别身份、理想社会和宗教救赎的勇敢追寻。尽管小说主人公追寻的结果都颇为一致地以失败告终,也深化了小说“精神隔绝”的主题。但是,这并非小说的最终指归,主人公身上体现的“追寻”精神,且最后充满希望的结尾都消解了作品消极伤感的气氛,暗示出人类生命的意义在于追寻,鼓励读者永远都不要放弃追寻生命的意义和心中的理想。
其他文献
伊夫林·沃(1903-1966)是二十世纪英国杰出的讽刺小说家。出版于1930的《邪恶的躯体》通常被认为是他第一部大获成功的作品。小说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年青一代追求财
《月宫》是美国著名作家保罗·奥斯特的第一部小说。小说讲述了大学生佛格的一段离奇的人生遭遇。通过一次次的偶然突发事件,奥斯特展示了小说中各个人物身份的迷失状态;他们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翻译界出现了“文化转向”,译学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译者的文化和审美观及其主体性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翻译主体性的重视改变了译者曾经在翻
纵观以往对同物异名词的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可谓丰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语言学者们尝试从各个方面对它进行过论证,包括形式结构,语义变化,社会背
本文旨在探讨劳伦斯的《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主题。本文立足于小说的文本细读,同时也采用互文法,参照了劳伦斯的信件和散文。此外还借鉴了心理分析中的关于失误,象征及压抑
俄语无人称句,是指句中没有主语且不可能有主语的句子。“Cветает”类无人称小句是这类句子中的一个次类。小句中没有主语出现,句中“不带-ся动词”采用现在时(将来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