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最为杰出的音乐家,因而他的音乐创作也带有了鲜明的巴洛克风格,充满了宗教色彩与贵族气息。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狩猎》、《b小调弥撒曲》、《圣诞》、《赋格的艺术》、《马太受难曲》、《爱的奉献》等等,都是巴赫一生中音乐创作的艺术展现,也代表了巴赫器乐创作的极大成就。《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及组曲》是巴赫众多优秀的器乐创作中的一首,也是小提琴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对于小提琴的艺术创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而很多的小提琴作曲家和演奏家,称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及组曲》为“小提琴圣经”。它将音乐内容的民族性与艺术性相融合,给之后的作曲家提供了广泛的创作思路,也给予了更多演奏家二度艺术创作更多的空间,在此情况下,诸多不同的版本应用而生。由于巴洛克时期音乐在旋律、和声、织体、音乐思维方式乃至乐器构造等方面与今天的差异,就可能导致不同的演奏家在演奏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g小调第一奏鸣曲》时采用不同的音乐技术处理方法,展现不同的风格与气质。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不同演奏家在演奏同一首巴赫小提琴奏鸣曲时所表现的差异,也正可以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来研究巴洛克小提琴音乐的当代诠释方法及审美特征,这将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然而,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却没有涉及不同演奏家对于巴赫《g小调无第一奏鸣曲》演奏技法及风格差异的对比论述。故而,笔者本着拓展研究视域及填补前人研究空白点的想法,在本次学位论文写作时选择了“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及组曲》乐谱版本比较及演奏分析——以《g小调第一奏鸣曲》为例”作为研究的课题。本文分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绪论,概括介绍本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学界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研究内容等必要的信息;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巴洛克时期奏鸣曲及小提琴音乐的历史发展概况及艺术特征;第三部分,简介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及组曲的创作情况,分析《g小调第一奏鸣曲》的曲式结构,论述巴赫《g小调第一奏鸣曲》演奏版本的历史沿革状况,并提示本文所选谱例的版本来源;第四部分,从“演奏版本差异与弓弦结构”、“演奏版本差异与复调的声部”、“演奏版本差异与弓法的选择”、“演奏版本差异与装饰音”、“演奏版本差异与风格气质”几个方面,对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演奏版本的音乐技术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五部分为结论,在以上各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演绎和推理,归纳不同演奏版本音乐技术现象差异背后所暗示的音乐审美思维方式以及指导小提琴曲二度创作与诠释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