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顺山集出土的一、二期的陶片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痕迹观察法,结合绘图与文字描述,详细记录了标本的质料、成型、修整、装饰、烧成等方面的信息,总结出顺山集遗址一、二期的制陶工艺特点,进而探讨顺山集遗址的一、二期文化与顺山集第三期文化以及与同时期其它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绪言。本文就所涉及的研究背景,即史前考古中制陶工艺研究的学术脉络进行大致的梳理。按照时代顺序,考察不同区系类型的研究现状,并介绍近年来的相关理论方法的发展。从30年代吴金鼎先生的质料、制法、装饰、火候等方面的分析思路,50、60年代的少数民族制陶工艺的实地考察,到80、90年代的实验模拟和科技考古手段的应用以及早期制陶术的专题研究,为陶片标本的分析提供了方法论依据,并对本文的研究工作铺垫了理论基础。并概括性介绍了顺山集遗址的位置、发现、命名以及发掘现状以及具体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顺山集遗址陶片标本的观察与分析,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对于标本的分类,首先是根据陶器的不同部位分为口沿、器耳(或鋬)、器底三个部分,附上顺山集遗址出土的、有自身特色的器物及其残件。在此分类基础上,每个标本按发掘编号,结合地层学分类的方法来排列。在具体的分析记录中,对于陶片的质料分析,主要体现在标本的羼和料上,包括羼和料的种类、比例、大小等。在观察的过程中,注意区分了砂粒和贝壳砂这两种不同质地的羼和料。成型工艺的分析主要是通过肉眼观察和手摸来寻找制作时遗留下来的痕迹,例如泥条或泥片之间的粘合痕迹。但值得注意的是,顺山集文化的陶器,大多里层夹砂,外层加贴泥片,有的甚至里外层都夹砂,其断裂口的纹理走向,参差不齐,对粘结痕迹的辨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故而在一部分的剖面绘制图中,并未表明断面的粘结状况。修整,是在陶坯做好后,为了加固和塑形所进行的下一步制作程序。修整痕迹的观察,仅以明显可见的加以说明,如敷泥、按压、抹平、刮抹等。装饰工艺的部分,则少有涉及,顺山集文化的陶器多以素面为主,装饰也仅限于几种简单的纹饰,主要有切割、戳印、刻划、镂孔等。有的纹饰加贴于器壁的接痕处,起到了加强粘着力的作用,表明了陶器装饰的实用性。烧制工艺也是本文分析的重点,鉴于条件有限,目前本文仅就器表、器里及断面陶色来判断其烧成氛围。第三章,在标本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总结出顺山集遗址的一、二期制陶工艺的基本特点。顺山集遗址的一、二期文化的陶器,在制法、造型等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常见的器类有釜、钵、罐、壶等;在质料上,以夹砂陶为主,少见泥质陶;在制法上,有模具黏贴泥片和泥条筑成等制法,并且第二期的泥条筑成的数量增加;在烧成上,外壁以红或红褐为主,内壁多为黑色,大部分为后期内壁渗碳所致,且第二期的陶色分布更为均匀;在器物造型上,第二期遗存的陶器比第一期的更为轻巧、流畅。这些迹象表明了顺山集一、二期文化遗存有着明显的前后传承关系。为此,有的学者提议将顺山集一、二期的文化命名为顺山集文化。第四章,是基于顺山集一、二期制陶工艺的总结上,与第三期文化遗存的陶器以及同时期其它地区考古学文化遗存的陶器进行比较。第三期遗存的陶器也以夹砂陶为主,但夹砂陶中加入植物碎末作为羼和料的现象较为普遍。器壁多较薄,器表粗糙。而一、二期遗存陶器多厚胎,植物作为羼和料则少见。器类上,常见折沿釜,饰有绳纹。烧成上,陶色多为红陶,并有少量的灰陶和黑陶,少见一、二期极为普遍的外红内黑的现象,与一、二期有着明显不同。在与同时期其它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陶器的比较中,发现后李文化的陶器与顺山集遗址出土的一、二期陶器最为相似,而第三期文化的陶器的则与跨湖桥文化的陶器较为相似。顺山集遗址恰好处于这两个文化区域之间,其文化因素是否受到周边地区的影响,目前尚未得到确切的结论,需要对跨文化遗物分布情况和制陶工艺技术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便明确顺山集文化的源流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