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坡垒(Hopea hainanensis)是国家Ⅰ级保护植物,IUCN评为的极危种群,同时也属于国家极小种群植物,其种群的保护与恢复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是海南林业工作者关注的内容。历经50多年,迁地保护的坡垒小种群发育良好,但坡垒种群在原生境发育状况却未得到有效的改善,其濒危的原因及有效保护方式一直在探索中。因此,本文对野生坡垒所在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特征、野生坡垒与群落各层次优势物种的种间联结、两种不同保护模式下的坡垒种群结构与动态比较、不同光强对坡垒幼苗生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揭示坡垒种群的生存现状及动态趋势,探讨不同保护模式与种群发育的关系、分析野生坡垒濒危的原因,为野生坡垒的保护及种群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野生坡垒所在群落物种组成丰富,维管植物共92科228属366种,群落内的表征科主要为樟科、茜草科、大戟科、壳斗科和桑科等科;群落植物组成具有热带林特征;群落物种多样性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坡垒与群落优势物种的关联性不显著。其中,分别与6种乔木正关联和负关联;与13种灌木呈正关联;与2种草本植物呈正关联,7种呈负关联。坡垒种群与草本植物的联结性比乔木和灌木的联结性复杂,与乔木优势物种联结更紧密。坡垒所在群落较不稳定(36.84/63.16),生态较为脆弱,说明该群落还处于演替的初期阶段或中期阶段,群落结构和功能还不稳定,坡垒与其他物种存在对资源利用的竞争关系。野生坡垒在群落的乔灌草层中均有分布,其重要值分别为:草本层(23.5833)>乔木层(3.3023)>灌木层(1.0776);野生坡垒的成年个体数量较少,但胸径较大、高度高,幼苗株数多、盖度高,幼树个体则较少,初步表现出野生坡垒种群的衰退趋势。(2)枫木迁地保护与霸王岭原地保护的种群均属于增长型。其中,幼龄个体占优势,中龄和老龄个体则相对较少;迁地保护的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原地保护的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枫木迁地保护种群具备一定的恢复潜能,霸王岭原地保护种群正常更新难以维持,种群面临衰退,其主要原因是生境对第Ⅰ龄级个体的环境筛选作用强,其幼苗死亡率高达99.5%,仅0.53%的幼苗能过渡到幼树阶段;迁地保护形成的小种群第Ⅰ龄级幼苗死亡率为90.3%,但仍有8.85%的幼苗能过渡到幼树阶段,具有充足的幼树个体以维持坡垒种群的稳定性,因此,枫木林场地区更适宜坡垒的生存。(3)光是影响坡垒幼苗的重要环境因子,早期阶段(7-8个月前)的坡垒幼苗在一定的遮阴条件下生长较好,适宜在21.61%NS(natural sunshine)光照强度下生长,而在100%NS光照强度下生长状况最差,此阶段的幼苗生长会受到全光照的抑制,而随着坡垒幼苗生长到一定阶段后(苗龄7-8个月后),幼苗的生长出现喜光特性,在100%NS光照强度下生长最好,且随着幼苗个体的长大,对光照变化的反应越来越适应,幼苗适宜在充足的光照下生长。坡垒是热带雨林演替的后期种,其种子能够在林下萌发和生存,但前期(7-8个月前)的坡垒幼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弱光环境,光强在21.61%NS左右的环境较适宜坡垒小幼苗的生长,随着幼苗的长大,约7-8月后的苗木在全光照环境中生长最好。综上所述,在自然热带雨林中保护与恢复野生坡垒时,可模拟枫木实验林场迁地种植的坡垒群落的环境,应尽可能创造适宜不同生长时期的苗木生长的光环境,幼苗在7-8个月前需要一定的遮光,而在7-8个月后,则需要提高林内透光率,由此提高该种群的天然更新能力,缓解野生坡垒的濒危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