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子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最高学府和教育机构,为士族子弟所设,始建于西晋武帝时期。起初,它隶属于太学。在东晋南朝时期,由于不存在一个与国学分立的,具有生员、校舍以及授业课试制度的、作为实体而存在的太学,使得国子学在此时逐步得到发展完善,并直接影响着以后隋唐各代的教育制度。国子学设有国子祭酒、国子博士、国子助教等职来教育管理学生,随着统治者对国子学的重视以及国学的发展,到了梁代,国子学官增加一名国子正言博士,二名国子助教。作为国子学官,他们大都博学多识,熟悉儒家经典,并且有的还兼通佛玄儒三学,为当时的知识传播和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以教授儒家经典著作为主,兼及《周易》、《老》、《庄》之学。国子学官除有教授之职外,还兼顾国家政务顾问,也有议礼之责,因而国子学官对两晋南朝时期政治、文化教育的影响很大。国子学生大多出身于门阀士族,他们一般是在统治者大兴学校教育的情况下入学,受正规的儒学教育,然后策试入仕。策试的内容主要为儒家经典,以笔试为主亦兼采口试的方法进行。他们的仕途大都是平流进取、坐致公卿。在对学生的策试中,将教育、考试和选官紧密结合在一起,反映出选举任官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趋势。国子学的创办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以及文化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当时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才,也为当时经学的继承、发展、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