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幻想文学殿堂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文学模式:人在无意中通过某种途径进入了与平时所生活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一个异质时空。前人对其的命名与归纳既有重合又有差异。为了厘清该模式的内涵,笔者借鉴了超空间理论,从超维空间的角度对这一文学模式重新进行了归纳与审视,并将其命名为超维空间文学模式。判断一个文本是否属于本模式,要把握以下两点:首先,在文本中现实世界与其他世界是并存着的,其他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不同的自然法则,它们能够形成鲜明的比照。其次,存在着多个世界之间的通道或者临界点,故事里的主人公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打通这个管道,进行超空间的旅行。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是以英国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的文本为研究对象的。本文分为三章,采用三位一体的方法,围绕着英国超维空间文学模式这一中心,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立体式的解剖。第一章探讨模式的源流、元素问题,第二章探讨模式的艺术技法问题,第三章探讨该模式的文化倾向。本文借鉴并吸收了超空间理论、文学主题学、民间故事学、文学人类学、结构主义、后殖民文化研究的思维方法。第一章第一节介绍了该术语的物理学来源,并结合前人的文学研究成果,分析这一术语与文学主题学研究的契合之处,探讨引入这一术语的可行性。第二节第一部分点明了该模式在本质上兼有旅行文学与幻想文学的特征,是旅行文学题材在空间维度上的延伸。英国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超维空间文学与18世纪的《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等航海小说是一脉相承的。本节第二部分阐述了乌托邦文学元素与圣经文学元素在文本中的体现。第二章第一节阐述了叙事向度问题。本模式的情节可以分为外层情节与内层情节。按照叙事向度的差别,内外情节的贯通又分为单向度类型、双向度类型和多向度类型。单向度类型可以概括为:A世界→B世界。单向度类型分为单向单次型与单向多次型。单向单次型是外→内或外→内→外结构;单向多次型是外→内→外→内→外结构。双向度类型可以概括为:A世界←→B世界。双向度类型分为双向单次型与双向多次型。多向度类型可以概括为:A世界←→B世界←→C世界。第二节阐述了时间在文本中是怎样介入的。时间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时间差问题。时间落差的存在使得作家能够完成在正常的叙事时间内不可能完成的叙事,它大大拓展了文本的叙事时间,它还能作为一个角色参与情节的推进,使文本产生“沧海桑田”的效果。第三节阐述了变形技法的运用。变形分为先在的变形与即时的变形;变形的主体可以是人物、动物、植物以及非生命的物体。按照驱动力的差别,即时的变形可以分为主动的变形与被动的变形;按照产生的效果,又可以将人物的即时变形分为形体上的变形、精神上的变形和能力上的变形。人物在形体上的变形分为主动的变形与被动的变形;能力与精神上的变形属于被动的变形。第三章第一节首先阐述了该模式文本文化倾向的根源。帝国主义情结的种族根源在于欧洲历史上固有的白人中心主义情结。白人中心主义情结在与英国的殖民事业相结合后催生了帝国主义情结,这种情结深深蕴含在航海小说中,并在英国超维空间文学模式中得以继承。其次,基督教本位思想使得以英国人为代表的西方人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救世主意识,这种意识存在于英国的各种文本中,它既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又与帝国主义情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二节阐述这两种文化倾向在文本中的具体呈现。有的文本体现了比较明显的帝国主义情结;有的文本则体现了明显的救世主意识;有的文本则呈现出两种文化倾向的混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