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SD大鼠根尖周炎以及牙髓血运重建模型,比较Ca(OH)2、MTA、MTA-Angules以及IRoot-BP Plus四种材料对于SD大鼠年轻恒牙根尖周炎行血运重建中bFGF、Nrf2及TNF-α,VEGF表达的影响,为临床上年轻恒牙根尖周炎患者的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材料与方法本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SD大鼠上颌第一磨牙根尖周炎模型的建立:随机选取12只刚断奶的3周龄SD大鼠,6只12颗上颌第一磨牙作为实验组,另外6只12颗牙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从冠部开髓,揭净髓室顶后于髓腔内涂抹内毒素并开放髓腔,置于口腔环境1周。6只对照组大鼠即刻脱颈处死,实验组动物于髓腔暴露1周后处死,分离上颌骨组织。实验组及对照组动物脱颈处死,分离上颌骨,固定24h,使用Micro-CT成像系统进行影像学检测,逐个对于实验所需的标本进行断层以及三维重建扫描。扫描结束后将标本制作切片进行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FGF、Nrf2的表达情况。提取根尖周及根管内组织总RNA,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表达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第二部分:SD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牙髓血运重建模型的建立:30只刚断奶3周龄SD大鼠随机选取24只48颗上颌第一磨牙作为血运重建实验组,另外6只12颗牙作为对照组。24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行第一部分实验造成实验组大鼠根尖周炎后,使用6#、8#K锉疏通根管,去除牙髓,使用NaClO冲洗液以及生理盐水交替超声荡洗根管,消毒纸尖拭干后,将K锉超出根尖孔,刺激根尖周组织出血至根管口水平,待血凝块形成后,分别使用Ca(OH)2、MTA、MTA-Angules以及IRoot-BP Plus覆盖整个血凝块面。玻璃离子水门汀(GIC)进行冠部充填,后沿着充填体边缘探查是否有悬突存在,并且确认充填物的稳固性,一旦实验过程中出现充填物的脱落,再次进行以上血运重建实验步骤。尽量维持无菌操作,控制手术时间。术后4周处死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动物,分离上颌骨,同第一部分实验进行下一步组织学、影像学分析、免疫组化染色及Real Time PCR检测,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建立SD大鼠上颌第一磨牙根尖周炎模型:(1)在根尖周炎模型建立期间动物一般状况良好,经检查未发现大鼠存在牙体折裂或松动的情况。(2)Micro-CT显示,术后1周根尖周炎组可观察到根尖周骨质破坏,根尖阴影较对照组明显扩大。(3)组织学HE染色结果观察可见,,髓腔内充盈坏死物质,牙髓根尖周存在大量炎性感染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TNF-α因子表达高于对照组(P<0.001)。2建立SD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牙髓血运重建模型:(1)术后4周,未见牙体折裂或松动,牙髓血运重建组牙冠部充填物边缘密封性完好。(2)Micro-CT显示,牙髓血运重建组牙冠可见高密度影像,根管口及根管腔缩窄,根管壁增厚,根尖部膨大,可见有新生硬组织形成。(3)组织学HE染色结果分析,管腔有新血管内皮组织生长,根尖部有骨样组织沉积。(4)VEGF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通过影像可见Iroot-BP Plus实验组根管壁增厚、新生硬组织最明显,牙根发育效果最好。而Ca(OH)2组效果最差。(6)组织学数据分析中IRoot-BP Plus实验组的VEGF表达量最高,其次是MTA以及MTA-Angules组,Ca(OH)2组表达量最低。结论1本实验成功建立SD大鼠上颌第一磨牙根尖周炎模型,实验性根尖周病损形成。2 Ca(OH)2、MTA、MTA-Angules以及Iroot-BP Plus四种材料作用于牙髓血运重建中可见不同程度的新生组织形成,牙根继续发育,其中IRoot-BP Plus的效果最好。图38幅;表6个;参9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