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新西兰大白兔皮肤缺损的创伤模型,创面外用两种不同浓度的自体血清,通过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及创面中毛细血管生成数量,检测新生肉芽组织中CD34、VEGF、bFGF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自体血清对兔皮肤创面愈合作用。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体重2.5~3.0kg)制作皮肤缺损创伤模型,每只兔背部皮肤制备3个创面,分别采用40%自体血清(A组)、60%自体血清(B组)、0.9%生理盐水(C组)覆盖创面,隔日常规清创换药。其中12只新西兰大白兔背部共36个创面分别在术后4d、8d、12d通过创面愈合率评价治疗效果;其余12只兔分别于术后4d、8d、12d在创面新生肉芽组织的不同位置切取组织标本,石蜡包埋切片后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34以观察毛细血管密度,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切片,高倍镜(400×)下观察计数5个视野毛血管数量,对比各组切片中毛细血管数量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和bFGF阳性细胞的表达,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切片,每张切片在肉芽组织及皮肤层随机选取5个不连续的视野,用Axio Vision显微图像采集系统拍摄图片,通过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结果分别进半定量分析。结果1、创面大体观察:术后4d,A、B、C三组创面均无感染,有红肿和渗液,且肉芽组织增生均不明显;术后8d,A、B两组创面湿润无感染,肉芽组织明显增多,创缘有新生上皮。C组肉芽组织生长较少,部分创面仍有红肿、渗出;术后12d,A组部分创面仍有少许渗液,但肉芽组织饱满、鲜嫩、呈颗粒状;B组肉芽组织基本与创缘持平并绝大部分基本被上皮覆盖,仅有少许残留创面;C组创面收缩及创面明显变浅,部分创面仍有渗出但无明显红肿,肉芽组织明显增生,创缘有新生上皮形成。2、创面愈合时间:实验结果显示创面愈合时间最短的为12.5d,最长为19.5d,A组创面愈合时间13.67士0.77d,B组创面愈合时间13.38士0.74d,C组创面愈合时间17.45士1.03d,而B组略高于A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创面愈合率:术后4d,A、B、C三组愈合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8d和12d,A、B两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略高于A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组织切片HE染色后观察:术后4d,A组创面组织中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并有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增殖及新生毛细血管形成。B组创面组织中各种炎症细胞和表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的含量更加丰富。C组创面组织仅少量炎症细胞,毛细血管和上皮细胞增生不明显;术后8d,A组有大量毛细血管形成与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开始形成,并有少许上皮细胞增生。B组较其它两组在创面创缘表皮细胞增殖方面更明显,毛细血管、纤维细胞和胶原更多,炎症细胞减少。C组仅少量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与上皮细胞增生;术后12d,A、B两组新生表皮细胞已覆盖创面,且明显角质化,创面组织中大部分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细胞间有大量排列紊乱的胶原形成。而C组炎症细胞减少,成纤维细胞增殖尚较活跃,纤维细胞少,创面未完全上皮化。5、毛细血管密度比较:组织切片经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表明,术后4d,A、B、C三组创面的毛细血管密度比较,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8d和12d,A、B两组的毛细血管密度均高于C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免疫组织化学法bFGF、VEGF表达检测:术后4d,A、B、C三组bFGF、VEGF含量均逐步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d,A、B两组bFGF、VEGF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高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术后12d,A、B两组bFGF、VEGF阳性细胞数量仍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和60%浓度自体血清对兔皮肤创面中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表皮细胞等增殖均有促进作用,能加速肉芽组织形成和创面上皮化,促进创面愈合。两组不同浓度自体血清对创面愈合促进作用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