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是一个中西文化激烈冲突的战场。西方文化的侵略特性,中国人的自我民族中心主义,中西文化发源和本质上的差异等因素导致了旷日持久、规模浩大的文化冲突,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解构了传统的建立在宗族制(家族制)和儒家文化基础之上的传统中国家庭。宗族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它一直是政权统治的有效补充力量。在近代,由于内忧外患削弱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功能,宗族制的作用越发凸显出来。中西文化的冲突所引发的宗教矛盾、维新变法和反儒家运动导致的时人的心理失调、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政治制度的变更,因西方的经济侵略而日益衰退的乡村经济,从思想观念、社会心理、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上鲸吞蚕食着宗族制,最终解构了传统家庭。赛珍珠作为一个作家和社会观察家,以她“外乡人”特有的立场在其文学作品中为我们描述了中国近代家庭模式转变这一历史事实。由于传统家庭模式所表现出来的“秩序”和“温馨”,加之自己成长环境的特殊原因,赛珍珠对传统家庭很有好感,但她也意识到了它的许多缺陷:诸如缺乏民主、重秩序而少情感等。赛珍珠主张通过文化交流,与西方家庭文化互相借鉴,最终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效果,即既秩序井然,各有所依,又民主自由,温暖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