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电针配合隔物温和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疗效显著,故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方法,通过将电针配合隔物温和灸的治疗方法与单纯采用电针的治疗方法进行对照研究,探讨其临床疗效,从而不断改进肱骨外上髁炎在临床中的治疗方案。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临床资料的时间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之间,选取武汉市中医医院风湿科门诊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在按照诊断标准筛选之后,共收集记录6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整个治疗期间60例患者依从性良好,无剔除或脱落的病例。60例患者根据临床试验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即电针配合隔物温和灸组30例,对照组即电针组30例。2.研究方法:对照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给予电针治疗,以型号0.25mm×40mm的毫针针刺合谷、手三里、曲池、肘髎、外关、阿是穴,得气后将一对输出电极接在手三里、阿是穴上,留针30分钟。治疗组针刺方法同对照组,针刺结束后行隔物温和灸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隔日一次,连续2周。两组在试验期间不使用任何药物及其他理疗。3.观察指标:因为肱骨外上髁炎对患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患侧肘部疼痛、患侧上肢活动受限、患侧肢体无力、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等,故将肘关节疼痛程度(简式McGill疼痛评价量表)、Mayo肘部功能评分、握力指数等作为观察指标。试验进行之前,对两组患者观察指标进行评价,以保证试验前观察指标无差异,不会对试验产生影响。第一次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用来评价两种疗法对肱骨外上髁炎疼痛的即时疗效。2周疗程结束后再次对两组患者的3个指标进行评价,比较两组各自治疗前后3个指标的差异以及组间差异,采用统计学原理比较两组疗效。疗程结束后1个月回访以评估远期疗效。4、统计方法:本试验所有数据都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其中定性资料运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等级资料则采用Ridit分析。把计算结果所得p值以0.05为界,p值结果小于0.05则两比较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试验前,对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示3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之间相关基本资料不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2、治疗组即电针加隔物温和灸组,治愈20例(66.67%),总有效率为96.67%,单纯采用电针的对照组中治愈13例(43.33%),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1)在改善肘关节疼痛程度这一指标上,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疼痛积分均比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均能明显减轻患肘的疼痛症状;两组间相比,第一次治疗后电针配合隔物温和灸较单纯电针即时止痛效果更好,疗程结束后两组间相比疼痛积分无显著差异。(2)两组握力指数在治疗后均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网球肘患者患手握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3)两组肘关节功能经治疗后评分均明显提高,两组治疗都能改善肘关节活动,组间比较,p<0.05,表明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治疗组对提高肘关节功能活动程度更有优势。(4)疗程结束后1月两组有效率相比,治疗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配合隔物温和灸疗法、单纯电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都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但在恢复肘关节功能、提高前臂外力、即时止痛效果和远期疗效方面,电针配合隔物温和灸疗法优于单纯电针疗法。今后应重视灸法在筋伤或软组织疾病的应用,为临床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提供可靠的综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