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s)是恶性程度最高、侵袭性和致命性最强的颅内恶性肿瘤,约占全部胶质瘤的54%。临床上对胶质母细胞瘤采取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切除加放化疗,但是GBMs呈浸润性生长且多处于脑部重要结构,手术经常无法将全部肿瘤彻底切除,从而造成其易复发并具有更高的侵袭性。由于肿瘤细胞的异质性、颅内压力及血脑屏障等原因,大部分的化疗药物治疗作用有限,并且预后过程中出现的放疗抵抗、肿瘤侵袭以及肿瘤的乏氧等机制仍不清楚。治疗后反复的复发并不只是和肿瘤细胞本身有关,还和肿瘤微环境的放疗抵抗有关。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1(SRC-1,又称NCOA-1)是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SRC)家族中的一员。SRC-1涉及生物体内脑的发育与成熟、肝的糖原异生和类固醇类的氧化代谢、子宫和前列腺相关生殖功能、乳腺的形成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同时SRC-1也与多种疾病相关,它可能参与如癌症、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及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于发展。在癌症领域,SRC-1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乳腺癌。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SRC-1几乎不表达,但在20%的乳腺癌中检测到SRC-1的高表达。体外研究证明,SRC-1可激活AP-1、HOXC11、Ets-2等多种辅助活化因子,进一步上调转录因子twist 1、c-Myc、S100钙粘合蛋白B等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有研究报道,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SRC-1和SRC-3辅助活化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参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目前尚未有研究报道SRC-1对胶质瘤放疗的影响作用。本课题旨在研究SRC-1对人星形胶质细胞瘤U251放疗相关的影响和作用。方法:(1)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式建立稳定敲低SRC-1的U251细胞系。(2)通过放射照射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敲低SRC-1对U251细胞放疗的影响,并绘制细胞存活曲线。(3)利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辐照过后敲低SRC-1的U251细胞中γ-H2AX的表达。(4)采用彗星实验检测敲低SRC-1对U251细胞辐照后DNA损伤修复的影响。(5)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敲低SRC-1后U251的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机制分析。结果:(1)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敲低SRC-1后,辐照明显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2)免疫荧光显示,敲低SRC-1的U251细胞受到辐照后,细胞内γ-H2AX的表达明显增高,表明细胞受到放射造成的DNA损伤明显加强。(3)彗星实验检测到辐照后24小时敲低SRC-1的U251细胞仍有拖尾,表明敲低SRC-1能够降低U251细胞的DNA受损修复能力。(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敲低SRC-1后U251的总ATM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且辐照过后磷酸化的ATM、Chk2、Chk1的表达水平都受到了抑制。结论:本课题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251中敲低SRC-1,经辐照后,采用克隆形成、免疫荧光、彗星实验等方法检测了SRC-1对辐照后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γ-H2AX的表达以及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影响,然后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证明了SRC-1在U251细胞放射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敲低SRC-1可以抑制U251细胞的DNA损伤修复,增强其放射治疗敏感性。由此推测,SRC-1可能成为胶质瘤放射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