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乳腺癌即刻重建术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以及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及配偶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6年2月间,我院20例行乳腺癌即刻重建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及配偶为观察组(IBR组),并把发病年龄、术后时间、是否化疗和(或)放疗、是否内分泌治疗、是否靶向治疗作为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乃至生存率有重要的影响5个基本变量进行配对,选取以接受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BCS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MRM组)患者及配偶为对照组。三组按上述变量进行配对,配对完成后严格按照1:2:2比例随机选取对照组病例。对三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生存率、生存质量总分以及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及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评价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三组患者配偶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病理分期、年龄及术后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4至6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生存率均为100%。三组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患者IBR组与BCS组之间生活质量总分P=0.0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IBR组、BCS组与MRM组之间生活质量总分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IBR组与BCS组配偶的生活质量评分P值=0.01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IBR组、BCS组与MRM组配偶的生活质量评分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BR组患者与BCS患者在生理领域(P=0.403)、心理领域(P=0.054)、独立性领域(P=0.237)、社会关系领域(P=0.934)、环境领域(P=1.000)及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评价(P=0.164)方面,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IBR组患者与MRM组患者在生理领域(P<0.001)、心理领域(P<0.001)、独立性领域(P<0.001)、社会关系领域(P=0.038)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环境领域(P=0.488)及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评价(P=0.081)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BCS组患者与MRM组患者在生理领域(P<0.001)、心理领域(P=0.001)、独立性领域(P<0.001)、社会关系领域(P=0.047)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环境领域(P=1.000)及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评价(P=0.994)方面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即刻重建术能同时满足肿瘤治疗和保持女性形体美容两个方面的要求,不仅具有安全、审美效果好等优点,与其他术式相比,还可以改善患者及患者配偶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