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d-co-BA)-g-PMMA核壳结构增韧剂的合成及其对PMMA树脂的增韧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s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在PB胶乳上接枝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合成一系列不同橡胶含量的MBS接枝共聚物,将其与PMMA树脂进行熔融共混,制得PMMA/MBS共混物,研究了MBS接枝共聚物的橡胶含量、PMMA/MBS共混物的橡胶含量、MBS接枝共聚物中TDDM含量对PMMA/MB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随着MBS接枝共聚物胶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接枝共聚物的橡胶含量为50%,PMMA/MBS共混物的橡胶含量为17.5%时,体系的力学性能最好,达到207J/m,而拉伸强度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加入分子链调节剂TDDM后,材料的冲击强度随着TDDM含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当TDDM含量为0.1%时,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将胶乳粒径为100nm和300nm的MBS接枝共聚物与PMMA树脂进行共混后,冲击强度有所提高。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共混物的韧性与橡胶相在基体中的分散情况相一致。将MBS接枝共聚物中的PB用P(Bd-co-BA)代替,先合成一系列粒径不同的丁苯酯胶乳,再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在P(Bd-co-BA)外层接枝MMA,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粒子尺寸N-AIM核壳结构改性剂,用于增韧PMMA树脂。考察了丁苯酯胶乳粒子尺寸对PMMA/N-AIM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胶乳粒径的增大,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一直增加,当粒径为400nm时,冲击强度达到最大,为99.22J/m;而共混物的透光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
其他文献
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探究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教学模式是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养学
期刊
学校文化建设是新课程的有力支撑,课程改革呼唤新的学校文化.近年来,我校立足于学校实际,以英语教学为切入点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在营造英语学习环境中,以物质环境为基础
期刊
课程思政嵌入公安执法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灌输”理论、人格自律理论。课程思政嵌入公安执法课程体系建
自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发生“文化转向”后,对翻译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即社会文化背景因素对译者和翻译过程的影响开始倍受关注。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Hermans是翻译理论操纵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庭氛围、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家长对社会各种事物的评价等都将对孩子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完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