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红楼梦》图文关系的审美嬗变进行研究,从历史宏观角度出发,把这种关系的发展作为整体研究对象,纵向考察清代至今《红楼梦》图文关系的发展脉络,运用相关图文理论和文化学理论探析图文二者的互动互文状态以及图文关系的审美走向,突显图文互动中不断强化的图像主体能动作用,挖掘《红楼梦》图文关系的独特价值。本文研究从属于图文关系研究的问题域,图文关系研究作为今天审美文化的热点问题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面貌,这种新变是大众文化、消费时代审美多元化的产物,是社会、文化与艺术观念、特质变迁的结果,因此以《红楼梦》为切入点的图文关系审美嬗变能够扩展图文关系的美学研究视野,为正在发展着的图文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有学术价值的个案分析典例。本文在结构上共分六个部分。首先,论文提出该选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梳理了选题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选题操作的可能性,提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同时归纳了论文的研究方法。既往《红楼梦》图文关系研究多集中于古代插图文本研究,缺少把 ,古代到现代的《红楼梦》图文关系变化当作一个整体对象来把握,更少见从审美视角对《红楼梦》图文关系的变化进行探讨,本论文分析《红楼梦》图文关系的审美表现变化或者说是通过审美表现的变化去分析图文关系形态,可使《红楼梦》图文研究摆脱一直以来的符号属性研究方向,进入更深层次的审美视域。其次,《红楼梦》图文关系审美研究的理论资源。该章厘清了论文研究所需的中西图文关系理论和古代文化理论。在西方众多关于图文的理论阐述中对本文研究最有助益的是模仿理论、互文理论和图像理论,运用这些理论研究《红楼梦》图文关系使其具有了学理深度;中国古代的“言象意”论与“诗画一律”观比西方图文理论研究更贴近本文研究对象,是更直接的图像和语言文学互文,也是《红楼梦》图文关系审美分析的重要理据。再次,《红楼梦》图文关系审美形态及其衍变趋势。《红楼梦》图文关系审美形态有三种:展示关系、阐释关系和隐喻关系,三者出现次序有先后,展示维度图文关系出现较早,隐喻维度图文关系出现的最晚,它与视觉技术的成熟、时代文化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正是文化变迁使得晚近出现的隐喻维度图文关系有被接受的可能。三种图文关系虽非线性存替,但是出现的先后顺序却暗示了图文关系变化的趋势。复次,《红楼梦》图文关系审美趣味流变。《红楼梦》三种图文关系形态变化与传统到现代的审美趣味转向相连,旨在揭示图文关系背后的审美趣味表现。一是构图角度的图文关系审美趣味流变,表现为从图文和谐关系的完满趣味转向图文延释关系的碎片化审美;二是笔法角度的图文关系审美趣味流变,表现为图文亲和关系写实趣味转向了图文疏离关系的写虚;三是风格角度的图文关系审美趣味流变,从秀雅含蓄转向了灵动张扬。又次,《红楼梦》图文关系审美价值取向演变。审美价值是真善美的统一,《红楼梦》图文关系的审美价值取向演变正是通过真善美三者内涵变化揭示出来的。“真”的审美价值取向在《红楼梦》三种图文关系中体现出从主客二分的真实观到视觉时代超真实观的转变。“善”的审美价值取向反映在《红楼梦》图文关系中体现为女性身体变化的道德观念,因为《红楼梦》女性人物颇多,所以本节主要从女性身体的道德观念入手谈“善”的价值取向变化。身体“有德”和“失德”的判断突显出古今道德标准的差异,而身体的“有价”则表明消费时代身体道德判断的新标准。“美”的价值取向演变体现出不同形态图文关系审美取向的差异:互通形态的图文关系表现出本色美取向,超然形态的图文关系表现出个性美取向,剥离形态的图文关系表现出不羁之美取向。最后,《红楼梦》图文关系的审美接受变化,旨在分析不同图文关系中图像与小说共同接受者的接受过程状况,说明接受者身份变化对图文关系形态、对图文关系接受的影响;探析《红楼梦》图文关系的审美接受心理过程,强调在面对不同的图文关系时人的心理活动、意识活动的差异性;阐明《红楼梦》图文关系的接受者审美接受视域问题,说明不同图文关系存在不同的审美框架和审美视野,图文关系的差异变化恰恰表明审美视域的转变。总之,《红楼梦》图文关系具有特殊性,其研究价值在于可以引发对相关文艺理论问题的反思,特别是如何看待图与文的本质、图与文的符号功能、图像思维和语言思维以及图像文化和语言文化关系等问题。随着视觉时代的到来,对图文关系进行审美分析就更能揭示出其背后社会与文化衍变的重要特征,更能揭示美学精神和图文二者自身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