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金融理论遇到的挑战与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使得运用行为金融理论的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基金的投资行为日益盛行。由于中国证券市场以及投资者所具有的特殊性,因此基于中国数据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将大大丰富现有行为金融的素材,同时这些新的证据将进一步检验现有的行为金融理论。 然而如何打开基金投资过程这个不可观察的“黑箱”呢?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基金公开披露信息的可观察性、可计量性和可检验性,将基金投资过程中最受关注的几种典型行为(选股偏好、羊群行为、窗饰行为)进行实证检验与分析,并基于以上检验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特点进行归纳与总结,并为监管部门如何有效监管基金提出我们的建议。本文的研究共分七章。 第一章导论部分,我们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同时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以及文章结构安排进行了介绍,最后重点对本文的创新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在对行为金融学理论以及实证进展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投资者行为尤其是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对国内外关于证券投资基金选股偏好、羊群行为以及窗饰行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类介绍,并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总结和启示,指明本文研究的方向。 在第三章里,我们主要通过简单的描述性统计结合外界对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相关报道,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和基本特征进行简单的归纳,给出一个概述性、未经检验的结论,并在接下来的几章里进行有针对性的检验。 第四章到第六章,我们分别对第三章观察到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现象进行统计意义上的存在性以及显著性检验。 在第四章中,我们首先通过因子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选股过程中最有可能关注的一系列指标进行因子过滤,找出对基金投资决策影响最大的因素集合,并通过对数线性回归方法对这些因素与基金选择股票时的相关性程度进行检验,由此推断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选股偏好。在实证检验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反映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不同时期,不同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