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引起的一种隐匿性、持续性、进展性疾病,呈世界性流行。全球约有3.2%丙肝感染率,感染人数约1.7亿,我国达4000万以上[1]。由于感染HCV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发展为肝硬化,并发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血细胞下降等临床综合症状,严重影响了干扰素抗病毒方案的实施。目前针对脾亢问题,通过非手术治疗难以控制,无特异性药物有效遏制,极易造成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甚至导致的出血现象。结合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脾脏切除、脾脏部分切除、介入下脾动脉栓塞治疗等,可以解决或部分解决脾大脾亢问题。然而,脾脏作为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具有抗感染免疫功能,国外有学者提出最大限度保留脾脏功能及脾组织,不主张切脾治疗,对此学界至今仍然存在争议。随着近年来丙肝抗病毒治疗有效率的提高,丙肝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后远期生存质量和各项指标的提高,与是否抗病毒治疗有关成为研究热点。脾功能亢进不仅严重影响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和出血倾向,而且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作用。肝硬化的形成与脾脏复杂的免疫调节机制有着密切关系,其免疫因子的变化间接参与了肝纤维化的进程[5-6]。门静脉系统阻力和侧枝分流的增加也是促进脾功能亢进发生的重要因素[7],因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脾亢、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三者互为因果,不单纯是肝硬化的继发病变,且给予肝炎肝硬化脾切除患者抗病毒治疗不仅可行,而且将从抗病毒治疗中获得益处[18]。本课题主要以回顾2000年1月至2012年5月,第四军医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共四所附属医院收治的丙型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且是否行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共155例为研究对象(脾切治疗97例、保脾治疗58例),其一观察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组42例和未抗病毒治疗组33例)对患者凝血指标、肝脏储备功能及门脉高压的动态临床影响;其二以5年为随访节点,采用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WHOQOL—BREF)等测定,对丙型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脾切除术组28例和保脾治疗组30例)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状况进行调查,并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对患者QOL的干预作用。结果如下:1.PT在治疗组中的表达于术后60个月较抗病毒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延缓了PT时间; APTT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均即刻出现下降(P<0.05),但这种下降趋势于治疗组可保持到术后60个月,而对照组自术后6个月以后呈上升趋势;治疗组对PTA短期无改善,但术后60个月时较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6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Fib值均为最高点,且治疗组与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PLT在术后即刻升高且差异显著(P<0.001),并随病程延长与ALB水平和A/G比值同样较术前均呈降低趋势。治疗组较对照组能够使术后降低的门脉宽度值延缓上升。2.比较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的四个方面,包括主观感觉、生理情况、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发现脾切组与保脾组整体5年生存质量无差异;而单纯行脾切组5年生存质量较保脾并抗病毒治疗组差,但脾切组术后联合抗病毒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5年生存质量,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脾脏切除后无论是否出现免疫功能变化,仍可间接改善肝脏储备功能、延缓肝硬化进程、促进肝细胞再生,但疗效短暂。若能术后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出凝血稳定/保护作用、延缓门静脉宽度扩张及更有效改善5年生存质量意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