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人口和经济活动向特定区域大规模集聚,这使得区域性环境问题凸显,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环境利益冲突进一步加剧。研究区域内不同行政主体之间在环境利益方面的相互作用对缓解区域性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这一命题分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研究。
首先对区域内不同行政主体之间环境利益冲突进行定性分析。从环境资源的竞争性功能着手,通过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制度属性三种环境属性分析跨行政区环境利益冲突的原因。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识别出了跨行政区环境利益冲突中的相关行为主体,主要包括上级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公众等,其中地方政府在环境利益冲突中居于重要地位。进一步分析了地方政府在经济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特征,并对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认为,环境利益冲突的解决需要由当前的自上而下的命令机制、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协调机制改进为自下而上的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商机制。
然后,对是否考虑上级政府环境管制情形不同影响下两地环境-经济利益关系进行博弈分析。先对不考虑上级政府环境管制时两个地方政府之间的环境-经济利益博弈分析,分三种具体情况展开。其一,两个地方政府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离散情形),表明:对博弈均衡起决定作用的是每个地方政府单独采取治理措施时获得的效用改进是否大于其治理投资,分囚徒困境、智猪博弈等四种情景进行了博弈分析。其二,两个地方政府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连续情形),表明:若某地区的污染物存留系数增大或者环境相对偏好增大,则其最优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相应地另一个政府的增大;若某地区的最大可容纳的污染物量变大,则效果正好相反;进一步与社会整体最优情况比较发现,二者博弈均衡时的污染排放总量要大于社会最优的总排污量。其三,两个地方政府间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对两个地方政府先后采取行动进行动态博弈分析,表明:与二者静态博弈的均衡相比,先行动者会增加污染物排放量,而后行动者则被迫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两个地方政府间的重复博弈进行分析,表明:二者采用冷酷战略时,贴现因子是影响地方政府合作与否的决定因素;进一步基于此对地方政府任期长短与合作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任期越长,那么满足合作的折现因子临界值越小。
然后讨论考虑上级政府环境管制的两个地方政府之间的环境-经济利益博弈,分上级政府采取命令控制型措施和经济刺激型措施两种情形展开分析。第一种情形下,上级政府根据事先确定的污染物削减目标,给下辖的两个地方政府分别制定污染物削减率目标。分析表明:当两个地方政府属性完全相同时,与不存在污染控制措施相比,存在命令控制性措施时各个地区的污染物排放量没有变化,即控制命令型污染控制措施并不会真正减轻地区的污染物排放量。该结果与模型的设定有关系。第二种情形下,上级政府设定两个下级政府的总的污染物目标排放量,并对超排部分征收费用,其中,征收费用有两个方案:对两地征收相同费用或者按照排放量分担超排费用。发现,前者提高费率时可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后者则不确定;单位污染排放的经济产出增大、环境偏好减小,污染物的产生量都会增大。可以通过制定合适的排污收费费率达到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目的,且污染物排放量与收费价格成反比。
最后,本文基于定性分析和博弈分析结果,对构建区域内不同行政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促进环境利益冲突的解决提出了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