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维拉曼光谱的原油鉴别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g198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海洋油气开发与海洋石油运输的发展,海洋溢油事故时有发生,对周围环境和海洋生态造成严重危害。溢油已成为海洋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溢油监测与防控是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基于化学指纹的溢油识别不仅为溢油事故的法律裁定提供可靠依据,而且是有效遏制和预防溢油逃逸的手段。传统的溢油鉴别技术包括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液相色谱、荧光光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以及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溢油成分复杂、鉴别难度大。不同的溢油鉴别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为提高鉴别结果的说服力和可靠性,将不同的鉴别方法联合使用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策略。因此,研发新型的溢油鉴别技术非常必要。本研究使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采集同时包含荧光及拉曼信息的特征光谱信号,结合二维相关分析技术以及判别分析方法,开展快速、无损、高辨识力鉴别原油的研究。选取15种不同产地原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见光(532nm)和近红外(785nm)作为激发光源,测定同时包含拉曼和荧光信息的光谱,求算不同激发波长为外扰的二维同步相关谱,探究二维相关分析技术与判别分析技术在溢油鉴别中的应用。通过直观比对原油的一维光谱,可观测到部分种类原油的谱峰形状及峰位存在差异。在532nm激发条件下,不同原油在50~1000cm-1和3000cm-1拉曼位移附近处的强度以及谱线形状存在差异。针对532nm及785nm激发条件下采集的光谱指纹数据分别进行判别分析。结果显示,采用532nm激发光时,不同种类原油的一维光谱差异相对更显著;与之相比,采用785nm激发光时,不同原油之间的光谱差异相对较小;比如,马力布原油和哈萨克斯坦原油的鉴别存在误判。通过对比二维同步相关谱,观测到不同原油的自相关峰和交叉峰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主对角线(2300cm-1,2300cm-1)附近的自相关峰强度,随原油品种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不同种类的原油在非主对角线(3030cm-1,950cm-1)附近的交叉峰强度也互有差异。对二维同步相关谱进行判别分析研究,对比全变量Fisher判别分析和逐步Fisher判别分析的鉴别结果。结果显示,使用全变量Fisher判别法时,原油鉴别的准确率为94.1%;相比而言,使用逐步Fisher判别法时,原油鉴别的准确率达到100%。与一维光谱相比,二维相关光谱包含更丰富的样品信息,更有利于提高鉴别辨识度。将一维光谱与二维相关光谱联合使用,能增加鉴别结果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可为海洋溢油快速鉴别提供相应技术支持,对于海洋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人们逐渐将目光转移至太阳能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上,其中利用半导体吸收太阳能将水分解从而得到清洁可储存
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离不开越来越多的工业活动,而化工、制药以及制革等工厂会产生大量含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污染成分的废水,这些废水需要经过适当的处理后才
作为重要的绿色轮胎胎面胶材料,如何提高白炭黑与溶聚丁苯橡胶(SSBR)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轮胎行业的重要课题。通常采用添加硅烷偶联剂的方式解决,但添加硅烷偶联剂对混炼温度
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分析化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rethroid pesticides)常用于农林业中虫害的防治。相较于传统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具有广谱性,能用于
本文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No.51764013)为依托,对某矿山岩石力学特性及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RMT-150C试验系统和PC-II型声发射信号监测仪,对该矿山417中段的砂质板岩
造纸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如果不合理规划利用则会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面对石化资源日渐枯竭的现况和减少碳排放的要求,提高废液中木质素的利用价值,对解决能源
为充分回收残留矿石资源,大冶铁矿拟采用充填法回采龙洞保安矿柱。同水平崩落法转充填法开采龙洞保安矿柱过程中,须在两种采矿方法衔接处设计合理竖向隔离间柱,以及合理的保
本文以石拉乌素矿221_上01工作面轨道顺槽为研究载体,结合现场调研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室试验得出深部大断面沿空掘巷巷道底鼓机理;结合窄煤柱合理宽度的设计原则和理论
程潮铁矿在充填采场下方对保安矿柱采用崩落法回采,覆盖层主要由放顶形成的初始覆盖层以及上方冒落的充填体碎块组成,覆岩块度组成未知、放矿过程中细颗粒穿流现象是否严重,
压气机内部的不稳定性流动现象会造成其性能下降、噪声问题甚至是产生运行事故,相关研究有助于提高稳定工作范围和避免进入危险工况。旋转不稳定性是一种局部的气动失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