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破坏性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行性、侵袭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致畸、致残率极高且大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病程,虽然与RA发病相关的因素已经清楚,其中,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的活化,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的共同参与,血管翳的形成等是造成该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RA的具体发病机理至今不明,尚待进一步研究。目前,改善临床症状的抗风湿药是治疗RA的主要手段,由于传统抗风湿药的毒副作用较大,而生物制剂价格昂贵,因而患者长期服用依从性差,不利于疾病控制。因此研制开发有效、毒副作用小的抗风湿药物势在必行。而研究并建立合理有效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是研制开发有效治疗药物和制订有效治疗措施的关键。本研究以Wistar大鼠为试验动物,用不同的实验试剂对大鼠进行免疫,从关节炎指数评定、血清学检测、病理学检测和影像学检测等方面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方法是:将4~6周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五组:M1组(CFA足跖部皮下注射法免疫)、M2组(鸡CII+CFA乳化剂足跖部、尾根部、背部三点注射法免疫)、M3组(鸡CII+CFA乳化剂+冰浴7d)、M4组(鸡CII蛋白免疫)、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7d后足跖部皮下注射加强免疫一次。于大鼠首次免疫后7d、14d、21d分别测量各组大鼠的足跖部厚度,并进行关节炎指数(AI)评定;于21d、42d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抗CII抗体水平、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17水平,并于21d和42d分别观察大鼠的放射学变化和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以上几方面指标的检测综合评价建立的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M1~M3组大鼠在首次免疫10d后不同的测定时间点AI值和足跖部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M4组大鼠(P<0.05),炎症高峰期出现于首次免疫后的19~27d,而M4组与对照组的大鼠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M2、M3组大鼠血清中抗CII抗体水平在炎症高峰期时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而M1组和M4组大鼠血清中抗CII抗体水平则无明显变化。M1~M3组大鼠在炎症高峰期时血清中TNF-α、IL-1β、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但高峰期后炎症水平逐渐有所下降,但42d仍高于正常水平。病理组织切片显示,M1~M3组大鼠在关节滑膜中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骨细胞增生,并形成血管翳。X光片显示踝关节周围软组织严重肿胀,踝关节、足趾关节间隙模糊、狭窄,骨质破坏。通过以上指标的综合比较,给予不同免疫剂的4个试验组大鼠中,鸡CII+CFA乳化剂+冰浴(M3)组大鼠无论从外观表现、血清学检测指标还是从组织病理学、放射学等方面指标均与人类RA极为相似,且比其它模型组大鼠更符合人类RA的特点,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人类RA的发病机制及新药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