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与沈从文主题学比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伦斯与沈从文是两位曾饱受争议,而后其艺术成就又得到肯定和大力推崇的两位作家。他们在各自的作品中表现了对人类文明进程关注的文化心态,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用生命的烈焰、血的支柱拯救民族、人类的终极关怀意识。学术界对劳伦斯与沈从文的研究已趋于成熟,然而从比较文学的视角把两位作家放在一起研究的作品却不多。主题学、文类学和比较诗学在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领域中占着显著的地位。选取比较文学中主题学比较的视角研究二位作家不仅是因为采用此种角度进行研究的作品凤毛麟角,还因为从两位作家作品中反映出来关于人类文化走向与人类共同命运的主题有着诸多的“不谋而合”。然而毕竟两位作家生活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里,他们对于在其作品中所呈现出的一些共同主题(例如反现代文明、自然、性力等)的阐释又有着共通中的不同。选取反现代文明、自然、性力等几个主题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不仅因其典型性:这几个主题贯穿两位作家作品的始终,而且因为这几个主题的内在统一性:反现代文明是目的,回归自然是方法,性力是回归自然的具体重要途径。在反现代文明这一主题上,劳伦斯重在反工业化,而沈从文重在反汉文化、儒家文化。自然观上,劳伦斯认为人类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扭曲了人性,造成了人的异化,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融入到大自然中去,恢复人的“血性意识”。沈从文则认为自然不仅可以养育人,而且还可以教育人,自然是最好的启蒙者。性爱观上,劳伦斯认为性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性乃生命之源。劳伦斯把两性关系的和谐与否作为达到自我实现的一种手段,并企图用性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沈从文肯定性爱的自在状态,认为自然健康的情欲是人性美德体现。性力即生命力,性爱被赋予宗教般的圣仪地位。对他而言,性爱即是人的生命存在、生命意识的符号,压抑性爱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相伴随而来的生命力萎缩的标志。由于所属文化的独特性和所属文明阶段的差异性,二位作家在对文明批判、对自然生命意识的理解和对“理想国”的构想上又有明显的不同。沈从文在作品中构建了乡村和都市两个截然对立的世界,试图用乡民身上充溢的生命力为老迈龙钟的民族注入活力,实现民族再造。劳伦斯则反复强调一种“血肉比心智更聪明”的观点,寄希望于有着太阳般生命力的自然之子能唤醒英格兰被机械文明毁坏了的人性,恢复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完善分裂的“自我”,从而使民族与人类走向再生。虽然他们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历史理性的整体观照,而显得有些过激和片面,但二人对生命意识的理解和对人类未来的凝眸又使他们的作品具有现代意识,因而超越了地域、超越了时代,在与世界的交流中唤起了共鸣。
其他文献
随着国际田坛赛事的日益发展和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供不应求,各级各类田径赛事的成功举办,现状比以往更加依赖于裁判员的知识、技术、临场表现等综合能力。高校作为培养体育专业后备人才得重要基地,一直以来,高校拥有着雄厚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设备,因此高校在培养体育专业人才方面表现出的优势较为明显,体育裁判员作为体育专业人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本研究将胜任力理论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应用到大学生田
《战国策》一书中,除了对谋臣、策士的记录之外,女性人物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女性人物的描写和记录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并不是十分突出,《战国策》的编撰者们在书中灌注纵横
目的探讨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差异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以其独具个人特色的言说方式,为我们展现了别具风格的艺术创作天赋,划下了一抹亮色的痕迹。在萧红的小说作品中,众多可视性的画面感带给读者更广阔的
大数据技术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并已在很多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介绍大数据技术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航空装备质量信息管理的现状,重点阐
由孙康宜、宇文所安两位教授主持编撰的《剑桥中国文学史》一经面世便引起了热议。此书对于文学史书写的新尝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文学史分期的再讨论、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重
本文以中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韩松的创作为研究对象,对该作家创作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清理,并侧重韩松科幻小说创作中的思想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此进一步确定他在当代文学史
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重点项目"黄淮麦区砂姜黑土强筋小麦产业化技术研究"筛选出的13个强筋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其面包、面条制作品质及相关品质特性。结果表明,半数以上品
相对于宋词、宋诗、宋文而言,宋代笔记的研究一直较为缺乏。然而,随着宋代笔记文献、文学价值的逐步发掘,20世纪90年代以来,单本著作研究的数量开始迅速增长,研究视野也更加
郑小琼是“底层诗歌”创作者中较为优秀的一位,她以自身独特的经验将一首首打工诗歌被人们所熟知,却因此让自己被贴上“打工诗人”这一固定的标签,而本文不再仅仅论述郑小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