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肝脏疾病临床流行趋势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通过住院病例疾病谱分析,探明肝病临床流行学特征及变化趋势,为高发、多发及危重肝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2005年、2009年、2013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肝病科住院病人的病例资料。记录一般情况、化验、检查指标,使用SPSS17.0统计处理,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描述性分析3年肝病流行特征,并对比分析3年疾病谱的变化趋势,进一步探讨其发病和转归的相关因素。 结果:结果表明,2005年几类常见肝病占收治病人的比例(例数/总例数)分别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58.88%(179/304),脂肪性肝病12.50%(38/304),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8.55%(26/304),药物性肝损伤(简称药肝)2.30%(7/304);2009年分别是乙肝53.98%(271/502),脂肪性肝病22.14%(60/502),丙肝20.76%(54/502),药物性肝损伤9.56%(48/502);2013年分别是乙肝53.41%(298/558),丙肝13.98%(78/558),药物性肝损伤11.83%(66/558),脂肪性肝病8.42%(47/558)。乙肝占收治肝病的主要部分,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的比例逐年上升,3年丙肝、药肝所占比例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丙肝(x2=6.187,P=0.045)和药肝(x2=22.556,P=0.000)。乙肝、脂肪性肝病在性别分布上,男性多于女性,分别是2005年、2009年、2013年乙肝比例(男∶女)2.8∶1,2.5∶1,3.2∶1;脂肪性肝病(男∶女)11.7∶1,4∶1,5.7∶1。而丙肝、药肝近年女性多于男性,2013年丙肝(男∶女)1∶1.6,药肝(男∶女)1∶1.44,其中丙肝3年女性比例变化(2005年,3.95%;2009年,3.78%;2013年,13.98%)有统计学意义(x2=13.678,P=0.001),药肝男(2005年,1.32%;2009年,4.98%;2013年,4.84%)女(2005年,0.99%;2009年,4.58%;2013年,6.99%)比例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男性(x2=7.747,P=0.021)和女性(x2=15.682,P=0.000)。职业分布上,干部比例逐渐减少,农民比例逐渐上升,其中乙肝中干部(2005年,38.55%;2009年,25.46%;2013年,18.18%)(x2=27.654,P=0.000)、工人(2005年,8.38%;2009年,14.76%;2013年,7.38%)(x2=8.411,P=0.015),丙肝中干部(2005年,57.69%;2009年,40.74%;2013年,20.51%)(x2=13.998,P=0.001),药肝中工人(2005年,0.00%;2009年,31.25%;2013年,33.33%)(x2=6.198,P=0.045)的比例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分布上,住院乙肝病人年龄集中在40~49岁和50~59岁两个年龄段,2009年与2013年年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丙肝病人集中在50~59岁和60~69两个年龄段,2005年、2009年、2013年年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005 vs2009,P1=0.002;2005 vs2013,P2=0.000;2009 vs2013,P3=0.000);脂肪性肝病病人集中在40~49岁和50~59岁;药物性肝病病人集中在40~49岁,2005年、2009年、2013年年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005 vs2009,P1=0.003;2005 vs2013,P2=0.000;2009vs2013,P3=0.005)。 结论: 总体上乙肝仍然占收治肝病的主要部分,丙肝、药肝的比例逐年上升。农民占住院病人的比例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干部比例越来越小。 1.中国乙肝患者数量依然很庞大,需要给予关注并积极预防,发病年龄集中在中年,男性发病患者多于女性,且大部分人可接受抗病毒治疗。乙肝的防治、诊疗水平有大幅度提升。 2.收治的丙肝病人中,近年性别上女性多于男性。丙肝发病较晚,发病年龄偏中老年。 3.脂肪性肝病中,近几年酒精性肝病的比例在上升。男女比例上,男性远远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偏中青年,要加强饮食控制、严格限酒方面的宣传。 4.药物性肝病中,近年收治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年龄上偏中年。药肝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第二部分、γ谷氨酰胺转肽酶与慢性乙型肝炎炎症及纤维化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γ谷氨酰胺转肽酶(GGT)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及炎症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明确GGT数值大小是否可以用来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纤维化、炎症的程度。 方法:收集2007年至2013年初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肝病科乙肝病人肝穿病理资料,严格按照排除标准和入选标准,整理单纯乙肝病人的病理资料数据,分别按炎症程度由轻到重,分为G0-1(包括G0,G0-1,G1)、G1-2(包括G1+,G2-,G1-2,G2),G2-3(包括G2+,G2-3,G3),G3-4(包括G3+,G3-4,G4)4个组,按纤维化程度分为S0-1(包括S0,S0-1,S1),S1-2(包括S1+,S2-,S1-2,S2),S2-3(包括S2+,S2-3,S3),S3-4(包括S3+,S3-4,S4)。应用Excel表和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排除其他合并症,单纯乙型肝炎病理资料共计192例,其中男性141例,女性51例,男女比例2.8∶1;平均年龄33.11±12.10;按纤维化分级,S0-1、S1-2、S2-3、S3-4的病例数分别为:77、56、30、29,GGT均值±标准差分别为:25.26±19.11、27.64±23.6、71±60.37、86.07±60.28 U/L,其中S0-1、S2-3, S0-1、S3-4, S1-2、S2-3, S1-2、S3-4之间GGT有统计学意义(P<0.05),S0-1、S1-2间GGT无统计学意义;按炎症分级,G0-1、G1-2、G2-3、G3-4的病例数分别为:60、84、36、2,G0-1、G1-2、G2-3的GGT均值±标准差分别为:20.65±8.64,38.00±45.39,109.73±67.72 U/L,其中G0-1、G2-3以及G1-2、G2-3之间差异显著,(P<0.05),G0-1、G1-2间GGT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因诊疗需求进行肝穿患者中,以青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 2.血清GGT水平与乙型肝炎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相关,可能作为预测炎症及肝纤维化程度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