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机烯烃组分燃烧机理和排放放生成规律的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i5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烯烃是汽油的重要组分,汽油中烯烃的存在会对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目前对于烯烃氧化机理的研究还很少,烯烃含量对排放物生成的影响规律还没有统一的结论。所以有必要对烯烃氧化燃烧机理进行更进一步研究。   烯烃对NO的生成存在一定影响,而采用废气再循环是降低NOx排放的一种有效手段。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化学平衡浓度计算模型,这个计算模型将废气再循环结合到燃烧产物化学平衡计算中。计算结果表明:随着EGR率的增大,NO平衡浓度逐渐下降,CO平衡浓度增大。当量比降低,NO平衡浓度增大。   为探索烯烃燃烧机理,本文在1戊烯高温氧化详细模型基础上,通过敏感性分析、流动分析手段建立了一个简化的1戊烯氧化模型。对比简化模型和详细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简化机理可以正确预测1戊烯的氧化燃烧过程。为考察烯烃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本文在1戊烯简化模型基础上,加入NO生成模块,建立了一个能预测NO生成的新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新模型可以预测不同边界条件下NO的生成。   为研究汽油中烯烃含量对排放的影响,本文采用不同烯烃含量的汽油进行发动机试验。采用两种发动机分别进行试验,发动机1为化油器汽油机,发动机2为电控喷射汽油机。结果表明:不同发动机的排放相差较大;随着烯烃的降低烷烃的升高,发动机1的HC排放逐渐增大,CO有增高趋势,NO有降低趋势,发动机2的NO排放逐渐降低,CO和HC变化不明显。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测定了枇杷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营养生长、分生孢子萌发的温湿度范围及pH值范围,并在液体培养基中测定了温度、pH值对菌丝体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