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要件制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obyua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诉讼要件”在德国普通法时期提出之后,经过几代诉讼法学者的不断研究与发展,已成为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重要的民事诉讼理论之一。其作为诉之合法性的概念,不仅勾勒出清晰的诉讼审理和本案审理的二元审理构造,而且为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辩论指明了方向。然而,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上对诉讼要件进行的专题研究较少,在民事诉讼立法上也将诉讼要件与起诉条件混同,使得实体审理程序前移,造成了我国司法实践中特有的“起诉难”现象。历史上产生的任何一项具体诉讼程序或者诉讼制度,在特定的时期都可能包含某种合理因素,我们并不否认起诉条件在设立之初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但是,我国现行立法对民事起诉条件的规定,是职权主义和“重实体、轻程序”历史传统影响下的产物。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权利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会中各类诉讼以及新型纠纷不断涌现,起诉条件设置的“高阶化”不仅影响了人们公权救济的实现,而且与大陆法系国家主流的民事诉讼审理构造不符。本文通过对诉讼要件制度予以深入阐述,以该制度为理论支撑,对我国民事起诉条件的完善进行实证性分析。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诉讼要件的基本理论。首先分析了诉讼要件的涵义和性质界定,论证了诉讼要件作为诉之合法性要件,应为本案判决的前提条件。其次是在学理上对诉讼要件进行分类。最后,综合各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分析了诉讼要件的具体构成事项以及与起诉要件之间的差异。第二部分论述了诉讼要件的具体审理。对诉讼要件的审理方式、审理顺序和证明责任等有关问题进行的探讨,不仅指出了诉讼要件与本案要件存在的差异,也勾勒出本案审理与诉讼审理的二元审理构造,使诉讼沿着清晰的脉络得以发展。第三部分对诉讼要件裁判的临界点、裁判效力及可上诉性问题进行探讨。首先,主要结合民事诉讼中既判力和争点效理论,对诉讼要件裁判临界点以及裁判产生的效力进行分析,并通过与传统意义上本案判决的既判力进行比较,得出诉讼判决既判力的特殊性。然后,结合诉讼判决的效力,对其可上诉性问题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对我国完善民事起诉条件的实证分析。文章在论述诉讼要件制度有关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完善我国民事起诉条件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起诉条件和诉讼审理体系的完善提出具体的设想。
其他文献
里山模式在日本已经延续了数百年时间。从里山概念入手,论述了里山模式的多样性和该模式下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日本政府为保护里山生物多样性而做出的从机构到政策再到国际合作
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及其产品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期待,而在现实旅游开发中却存在很大的不足。在旅游与体验的内在关系分析基础上,根据发生学的序曲、发展、高潮和结
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服务业的蓬勃兴起,其高居国民经济中的显著地位,服务营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今中学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竞争非常激烈。在本文中,我将通过我原
<正> 乌梅汤见于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由乌梅、细辛、干姜、当归、附子、蜀椒、桂枝、黄柏、黄连、人参所组成。乌梅酸能治蛔,蜀椒、细辛温脏驱蛔,黄连、黄柏苦能
民宿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发展模式。鄂西南民族地区民宿旅游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但也有可能存在以下风险——产品雷同风险、低品质风险、品牌形成风险、环境退化风险和可持
股权是股东权利的简称,系股东基于其股东身份和地位在法律上对公司享有的权利。从立法上看,《公司法》对股权具体内容的规定并不集中,而是散见于各章的有关条文,主要包括分红权、
《左传》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思想的必读书。《左传》思想的特点是以礼作为核心概念,《左传》用礼与非礼来判断一切。本文从《左传》所描写的春秋时期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随着移动应用的迅猛发展及云计算为移动用户提供的服务支持越来越多,移动云计算(Mobile Cloud Computing,MCC)作为云计算和移动环境的集成而被引入。MCC将移动终端计算量和能
内幕交易作为当前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毒瘤,一直受到司法机关和证券监管机构的重点查处和打击。近年来资本市场出现内幕交易花样不断翻新,案件数量不断上升的态势,证券市场存
本文以“中央新疆座谈会”为切入点,从组织传播的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利用组织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将《中央新疆座谈会》召开至其后一年(2010年5月-2011年5月)作为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