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培养的精英集合体,他们经过层层的考试筛选与升学选拨,最终进入高校接受了优质的高等教育。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一方面影响着其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另一方面还影响着整个社会能否长期有序、稳定的发展。因此,我们通过研究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演变,分析影响因素,总结经验启示,对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工作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防止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新中国经历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和文化大革命三个历史时期,这三个时期的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各不相同。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时期,大学生从建国初期思想迷茫,政治认同度不高,冷淡对待政治,转变为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政治认同显著提高,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拥护与支持;在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时期,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从50年代中后期的政治热情勃发,发展为60年代前中期政治认同平稳发展;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学生经历了从最初狂热的追求、盲目认同,到最后理性的回归,为正义而抗争的过程。 大学生政治认同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表现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政治环境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党和国家要继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营造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高校要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