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借助生态经济学、景观生态学、资源环境经济学等理论,通过国内外流域治理工程评价研究文献梳理,明确了研究的主要逻辑框架;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情况实地调研基础上,运用水资源、气候、植被条件变化等数据分析阐明流域综合治理后工程效果;基于上述研究基础,利用遥感解译、因子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等工具,开展工程的景观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在现状调研中,走访和调研了工程实施的各相关利益单位及部门,对收集的各类相关资料整理分析以掌握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各类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实施后水资源及自然环境变化研究方面,从流域整体、源流区、干流区三个层面对工程实施前后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以及地下水位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从研究区的气象要素、自然植被、典型植被变化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工程实施的自然环境影响。应用景观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理论知识,研究构建了景观生态效益和环境质量两类指标体系,开展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价。对项目利益相关方进行辨析后分析工程区的社会经济基本状况,并运用因子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从当地社会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两个方面研究相关指标体系,开展了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并提出了评价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和相关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工程实施后水资源及自然环境变化研究方面,从流域整体、源流区、干流区三个层面分析工程实施前后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变化状况,同时开展实施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水资源及地下水位影响研究;在此基础上,借助研究区气象要素时空变化特征、植被数量及类型变化、典型植被分布及变化特征分析工程实施的自然环境影响。水资源变化方面总体来看,2002~2009年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状况与多年平均水平(1956-1998年)相比,水资源总量增长了11.68%,其中地下水资源量增长显著,为50.50%。四源流出山口年径流量呈现增长趋势;干流各控制站径流量均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自2000-2011年底实施的12次生态输水中有7次水头到达了尾闾台特玛湖,多项数据分析表明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随工程建设呈现逐年抬升的趋势。自然环境变化方面,研究区2000~2010年期间气候特征受到地貌特征的影响,基本遵循以塔里木盆地为中心,向外围逐渐发生变化的总体规律;年均气温、年降雨量、年日照时数及年均风速呈上升趋势;年均相对湿度、年蒸发量呈下降趋势。从植被数量变化看,流域内平均植被盖度呈现小幅增长,不同类型植被面积变化的差异较大;从植被类型动态变化看,工程建设期间流域内植被类型的内部变化不强烈,流域内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大于工程期间生态保护的自然效果,工程建设期间流域内草类、灌木类及无植被类型转变较为频繁;典型植被分布状况及变化方面,胡杨林面积和植被盖度均呈现增长趋势,柽柳丛面积增长但植被盖度降低,骆驼刺面积和植被盖度均呈现增长趋势,芦苇面积和植被盖度均呈现降低趋势。(2)研究构建景观生态效益和环境质量两类指标体系,开展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价。景观水平上,2004~2009年期间研究区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增强、景观边缘趋于复杂化、更加不规则,各斑块类型在景观中呈多样化趋势分布,景观格局内土地利用越来越丰富,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加强、土地利用类型的丰富度增强,优势斑块程度降低,景观格局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空间连接性下降,景观要素类型在空间分布结构上不均衡。自2001年工程实施以来,研究区各地州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2002年提高20.18%~41.82%,平均提高了33.69%,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各县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均有所提高,其中以和田市、和静县、博湖县、泽普县、阿合奇县等5个县变化最大,10年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提高56.11%-176.31%,平均提高了97.82%,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由较差提高到良好。(3)通过项目利益相关方辨析,分析工程区社会经济基本状况,从当地社会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两个方面评价工程的经济效益。基于DID模型的分析表明,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工程受益县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工程受益县市与工程非受益县市相比具有显著经济正效应;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借助人均耕地面积、城镇化率、有效灌溉面积、二三产业比率和人均GDP等七个指标,对研究区21个工程受益县市和9个工程非受益县的社会经济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受益县市和非受益县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2009年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工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幅度较大;相较而言工程受益县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