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广西石韦和柔软石韦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并比较两者作用的疗效强弱。方法:1.雄性昆明种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模型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10mg/kg),给药高(40g生药/kg)、中(20g生药/kg)、低(10g生药/kg)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小鼠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d,于末次给药后30min,采用巴豆油混合物致小鼠耳廓肿胀及对角叉菜胶致足趾肿胀方法,观察石韦和柔软石韦对小鼠耳廓肿胀及对角叉菜胶致足趾肿胀的影响;雌性昆明种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2g/kg),给药高中低剂量组,给药方法同上,于末次给药后30min,采用小鼠热板试验和醋酸扭体试验方法,观察石韦和柔软石韦对小鼠热板痛阈和扭体次数的影响。2.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A模型组、阳性组(雷公藤多甘片15mg/kg)、石韦高剂量组(20g/kg)、石韦中剂量组(10g/kg)、石韦低剂量组(5g/kg)、柔软石韦高剂量组(20/kg)、柔软石韦中剂量组(10g/kg)、柔软石韦低剂量组(5g/kg)。造模前三天开始给药,即灌胃给药,每天1次,给药4W,采用大鼠足趾内皮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AA模型。足容积法测量足肿胀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及PGE2的表达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关节液中IL-1β、TNF-α及PGE2的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自由基血清超氧化物酶(SOD)活性、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并进行了大鼠血常规的测定。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石韦和柔软石韦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度和足趾肿胀度(P<0.01或P<0.05)。 石韦和柔软石韦比较,石韦高中剂量组明显减轻足趾肿胀度(P<0.01),石韦中剂量组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度(P<0.05);与空白组比较,石韦和柔软石韦高中剂量组的痛阈值和痛阈提高百分率均有明显的提高(P<0.01或P<0.05),石韦和柔软石韦高中低剂量组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O.01或P<0.05)。石韦和柔软石韦比较,石韦高中剂量组明显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P<0.01),石韦和柔软石韦对小鼠扭体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2.广西产石韦和柔软石韦均可抑制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大鼠急性足肿胀和继发性足肿胀,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广西产石韦表现出比柔软石韦更好的治疗作用。3.广西产石韦和柔软石韦均能显著降低AA大鼠血清中的IL-1β、TNF-α及PGE2的含量(P<0.01或P<0.05).广西石韦和柔软石韦提高血清SOD活性,增强大鼠抗氧化能力(T-AOC),降低MDA含量,减少脂质过氧化损伤(P<0.01或P<0.05)4.广西产石韦和柔软石韦均能显著降低AA大鼠关节液中的IL-1β、TNF-α及PGE2的含量(P<0.01或P<0.05)5. AA大鼠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与空白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较空白组降低(P<0.01或P<0.05)。广西石韦和柔软石韦可降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并能提高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与模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广西产石韦表现出比柔软石韦更好的治疗作用。结论:1.广西产石韦和柔软石韦均可抑制巴豆油导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诱导的小鼠足趾肿胀,降低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减少扭体次数,延长热板实验的痛阈值,说明广西产石韦和柔软石韦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效果。2.石韦和柔软石韦均有较好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作用,可有效控制大鼠足趾的肿胀,降低血清及关节液中IL-1β、TNF-α及PGE2的含量,保持血清中SOD、T-AOC的相对含量,抑制血清中MI)A含量,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从而阻止关节软骨破坏,缓解疼痛。3.广西产石韦抗炎镇痛效果和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均较柔软石韦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