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金融体制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ofPri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研究二战后日本金融制度产生、发展到暴露问题的过程,来探讨金融制度转变的轨迹和由此对企业资本结构变化产生的种种影响。在金融制度转变方面,战后日本金融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以主银行体系为中心的间接金融制度,银行体系得到政府严格保护。政府严格保护下的银行体系促进了战后初期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日本经济步入成熟期后,银行与企业的交叉持股关系弊端开始显现。旧金融制度下的制度租金导致了银行业的贷款扩张冲动,从而助长了经济成熟期后泡沫的形成和膨胀。当泡沫经济破灭后,银行与企业为了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相互抛售股票,稳定的持股关系发生动摇,金融制度自身的危机暴露出来。在企业资本结构构筑方面,发现单单采取主银行制度与交叉持股方式已无法确保资金供应的多元化以及风险分散化的需求,海外融资,发行可转换债券等在企业构筑资金配比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另外,通过分析各阶段企业金融的特点和企业在日本金融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得与失,得出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阶段性的适应程度与企业发展的速度成正向关系,当制度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时促进企业发展,反之,则阻碍企业发展。通过分析世界范围内两次金融危机对日本的冲击,提出日本金融制度的弊端。文章最后,比较日本经济危机时期的金融制度和我国现阶段制度的异同点,论述金融危机在我国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提出金融制度改革的问题和日本金融制度改革对我国体制改革的启示。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业发展迅速。为了防止偷税漏税的情况发生,我国推出了有奖发票制度。本文首先回顾了有奖发票制度的设立所依据的机制设计理论和前景理论的理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在环保法律越来越严格的今天,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环境风险越来越大,并表现出了客观性、损害性、不确定性、发展性和联系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达到60%以上。虽然近几年为了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但是结合我国能源消费现状,想要大幅降低我国煤炭的使用几乎不可能,所以煤炭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仍然是我国主要消费能源。与石油相比,研究金融因素与石油价格之间关系的文章有很多,而对煤炭价格的相关研究却较少。另外我国能源金融正在迅速崛起,煤炭的金融属性也越发显著,所以煤炭价格对金融因
本文分析在华外国人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用原创内容讲述中国故事的话语和表现方式特点,讨论在华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的问题及策略,以便于交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