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探讨隔膜技术条件下VEGF复合煅烧骨(TBC)诱导血管发生及骨形成的效果。进一步揭示膜引导骨组织再生(MGBR)及骨诱导技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探讨隔膜技术条件下VEGF复合煅烧骨(TBC)诱导血管发生及骨形成的效果。进一步揭示膜引导骨组织再生(MGBR)及骨诱导技术对骨缺损修复的机理及相互作用,并探讨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膜下VEGF-TBC复合材料成功修复骨缺损的原因和临床应用前景。 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52只,建立兔桡骨干中段10mm骨缺损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组。第一组:右侧桡骨骨缺损区植入e-PTFE膜包绕的VEGF复合TBC为A观察组:左侧骨缺损区植入VEGF复合的TBC为B观察组。第二组:右侧骨缺损区植入e-PTFE膜包绕的TBC为C观察组;左侧骨缺损区单纯植入TBC为D观察组。术后第2、4、6、8和12周时每组随机取10只新西兰兔行X线检查,观察骨缺损处愈合情况,测定骨密度并分析其成骨量;同时每组随机取4只新西兰兔处死并取标本,观察其组织学染色的结果,对比这四个观察组骨缺损修复的差异。 结果 1.X-ray观察结果:A组骨缺损区于术后4周时成骨现象活跃,6周时有大量的骨痂形成,8周时植入材料与宿主骨结合部间隙均消失,骨缺损区全部达到临床愈合。B组与C组骨缺损区于术后4周时有成骨表现,6~8周时骨痂量逐渐增多,8周时植入材料与宿主骨结合部间隙均消失者占80%,12周时骨缺损全部愈合。D组骨缺损区于术于后4周时成骨表现不明显,8周时植入材料与宿主骨结合部间隙均消失或接近消失者占50%,12周时愈合率为80%。
其他文献
通过对《内经》及后世医家消渴病机的研究,认为传统的"阴虚燥热"病机学说未能概括消渴病机本质,五脏阴精亏虚,燥热病邪郁闭胃肠三焦,玄府郁闭是消渴病的根本病理机制。
目的探讨前路肩胛下高位经胸入路行上胸椎减压内固定的显露效果。方法:本组3 例患者,男2 例、女1 例,病变范围T3-T5 椎体,其中T3、4 和T4、5 结核各1 例,结核行病灶清除、植
服务管理理论中的服务质量评价、满意度和忠诚度研究,过去主要集中在消费者的认知方面,很少关注消费者情绪对服务质量评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情绪心理学近年来的研究证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制造、加工行业对高效、低成本组合机床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也对机床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联合冲剪机就是这类组合机床的杰出代表之一。由
通常来讲,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有三种,即宏观调控、微观规制和微观管理。政府进行微观规制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就意味着市场机制不能或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微观
STEP-NC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最近制定的CAM 与CNC 之间新的数据接口标准,是STEP 在CNC 领域的扩展。STEP-NC 以面向对象的形式将产品的设计信息与制造信息联系起来,消除CAX 与C
所谓自然神学,是指不诉诸于神圣的启示或传统的权威而仅凭人的理性所获得的关于上帝的知识或学说。它的基本特征就是用哲学的方法探讨上帝的存在与属性等与神学有关的主题,从
背景:婴幼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术后肺损伤、呼吸功能不全已成为其主要的并发症与死亡原因之一,婴幼儿CPB术后引起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发生机
目的 总结经心包纵隔内关闭支气管残端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经验。 方法 2000年9月至2003年11月,3例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病人采用经心包纵隔内关闭支气管残端加
本文深入探析了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了教师人格魅力塑造的措施,旨在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