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关键带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降雨事件的响应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deaiqi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关键带是各圈层在地球表层相互交汇的异质区域,涵盖了社会持续发展所需的能源和矿物资源,对于人类和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碳是生命体的必需元素,它在关键带不同介质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着环境和气候变化。喀斯特关键带属于脆弱的生态系统,广泛分布的可溶性岩石以及强烈的水岩作用使碳循环和流域水环境变化有别于非喀斯特系统,且对气候变化有快速响应。因此研究喀斯特关键带中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能更好地辨识关键过程在碳归趋中的作用,为精确建立区域/全球碳循环模型提供科学基础,有助于科学辨析气候变化对水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环境生态系统的保护。
  目前以关键带理念为基础在喀斯特小流域进行与碳归趋有关的系统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在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近四十年研究基础的典型喀斯特流域以及该流域中的一个关键带监测点(CZO),对土壤和水体中的碳进行了立体多维的研究。首先通过在不同季节采集四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剖面,探讨土壤有机碳(SOC)和无机碳(SIC)在垂直剖面上的变化情况、储量分布、影响因素以及土壤碳和水碳之间潜在的相互运移关系。同时利用在线传感器和高频次采样获得的高分辨率数据分析水体中的化学组成、溶解性有机碳(DOC)和无机碳(DIC)在地表—地下之间的迁移转化及其在水文变化中所表现出的化学稳态响应和滞时特征。最后在流域尺度上通过持续两年的月度采样,研究溶解性碳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本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认识:
  (1)喀斯特土壤的SOC含量远高于SIC,且随深度增加而降低,SIC的变化趋势相反,二者均无显著季节性差异。SOC周转速率与同位素分馏效应并非完全一致,与喀斯特的薄土层和异质性有关,受控于植被类型、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上层土壤是“新”SOC(占34±10%)的活跃区。SIC来源或动态过程较简单,主要取决于成土性SIC与成岩性SIC的相对比例,受土壤呼吸、次生碳酸盐岩沉淀和再溶解的长期动态平衡影响。成土性SIC的比例较高且对变化更为敏感,与喀斯特土壤中Ca2+及生物CO2的可利用性有关,也受SOC变化的潜在影响。该流域的SOC储量(20.29±1.66kgm-2)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耕地上层土壤的SOC储量有所流失,但在停耕后的前期恢复阶段(10年内),其“新”碳截留速率(0.18 kg m-2 yr-1)较高,SOC分解速率常数(0.01)较低,这与喀斯特土壤的高渗透性有关。相反,SIC储量(1.22±0.34kgm-2)较低,与气候背景以及喀斯特土壤风化程度有关。
  (2)水中的溶质浓度在年际尺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雨季的值一般低于旱季(NO3-除外),且各溶质对雨季的水文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动态响应。Na+、K+和SO42-的化学稳态较弱,主要受控于降雨的稀释作用。NO3-和Cl-具有相似的农业来源或运输过程,流量增加能产生冲刷效应,使其通过淋溶作用在地表—地下水之间运移,具有较强的无序性,且滞时特征也与其它离子有所差异。Ca2+、Mg2+和HCO3-具有较强的化学稳态特征,主要来源于水体运输过程中的CO2溶解以及碳酸盐岩风化,且地下水中的浓度通常高于地表水。
  (3)DIC的化学稳态响应较强且在地下水中的浓度高于地表水。土壤CO2和CaCO3是DIC的主要来源,其中前者的贡献比例更高,尤其是在雨季。土壤中次生的成土性SIC也具有一定的贡献。此外,大气CO2是地表水中DIC的另一个潜在来源。生物成因碳在DIC随流量变化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泉水中DIC以及风化产物的滞时特征在不同的降雨事件之间有所差异,这与降雨事件的前期水文环境有关,主要的影响机制为过程限制。水文地质环境(如孔隙度、导水率和水头)能影响水流的运输路径(小缝隙和管道)和速度,改变源区、运输时间以及水岩作用时间,进而影响滞时特征。此外,脱白云石化作用对于流经石膏层的深层承压水中的DIC及其同位素也具有调节作用。
  (4)DOC与DIC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转化,但DOC浓度远低于DIC。DOC在地表水中的浓度高于地下水,在雨季的浓度高于旱季,均与DIC相反。雨水运移到地下水的过程中不断有“新”DOC的汇入,但“新”“老”DOC混合的相对比例会随着流量而变化。渗透过程中部分DOC也会被含水层拦截或在途中被吸附或利用,成为地下水体潜在的持续陆源。表层土壤中的活性SOC库是DOC的来源之一。各FDOM组分的荧光强度变化说明DOC的补充来源可能主要是陆源的地表径流输入,而自生源的贡献相对较小。泉水的DOC随流量增加具有积聚效应,其滞时特征在不同的降雨事件中有所差异,这取决于它在单场降雨事件中的可获得性、储量以及可运输性,受控于与降雨强度/大小有关的运输限制。
  (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关键带存在着水土侵蚀,土壤中可利用的活性碳比例也较低,长期耕作还会使土壤碳流失且在短期内不易自然恢复,最终使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因此需及时采取退耕还林等土管政策来提高土壤环境质量。此外,薄的土壤层和成熟的地下网络系统使硝酸盐以及钙镁等离子在地下水中富集,造成地下水氮污染和水硬度升高,使部分时间段的局域水环境质量恶化,因此需通过优化施肥和灌溉等措施改善水环境质量。
  总之,喀斯特关键带中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十分活跃,雨季的水文变化能使碳和水环境化学产生强烈的动态响应,进而通过加速局域碳循环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并改变水土环境质量。
其他文献
该文探索用化学共沉淀技术制备出铝酸盐前驱体,通过焙烧得到β-AlO结构的BaAlO:Mn粉体,运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差热分析(DTA)、红外光谱(IR spectra)等多种表征手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⑴首次利用超高分散技术在共沉淀体系中制得了BaAlO:Mn前躯体.通过实验,确定了在共沉淀法制备过程中金属盐浓度、沉淀温度、沉淀剂浓度、体系pH值、沉淀剂加
学位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β沸石的性能价格比并将其推广应用于烃类流化催化裂化(FCC)催化剂中,以改善产品分布、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当前清洁燃料的要求.本文对β沸石合成体系的晶种及晶化促进剂的作用及机理进行了研究;为提高小晶粒(0.05~0.3μm)β沸石胶态体系的过滤效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对实验室合成β沸石的方法进行了放大研究;β沸石和改性β沸石作为FCC催化剂活性组分添加剂对催化剂性能
学位
通过近几年对东营凹陷牛庄洼陷带东部沙四段的勘探实践,发现该区储层变化较快,忽厚忽薄,横向上较难预测,产量忽高忽低、油性忽稀忽稠,成藏方面也比较复杂,规律性难以发现,故有必要深入研究该区的储层及沉积相特征、油气成藏控制因素。本文通过收集现场大量资料,综合利用地质方面多学科原理,辅助仪器分析、数码照相、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综合性研究,对牛庄洼陷东段工区内多口井沙四上砂层组进行划分、对比,完成工区内
学位
临盘油田临2块馆三油藏为典型的正韵律厚油层油藏,直井开发20多年后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成为典型的次生底水油藏,底水锥进严重,含上升快,水驱油效率大大降低,开发调整效果较差。本文详细论述了馆三层内、平面剩余油分布特点及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分析了水平井对馆三。段次生底水油藏的适应性,提出了本区水平井设计原则和布井方式,在先导试验水平井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分两轮整体部署实施了水平井15口。投产后效果很好
综合运用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对国内外已知CO气藏进行解剖,系统分析了胜利探区CO气体的成因及CO气藏与深大断裂、火成岩分布的关系;通过研究CO气从生成、运移到聚集成藏,散失和消耗过程中的条件及动力学特征,重点分析CO气相态、运移方式、运移指向、运移通道、聚集和保存、散失机理等,建立起胜利探区内CO成藏体系:在CO气藏气源、储层、盖层、圈闭研究及CO气
学位
当今纺织缝制行业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大幅提高缝制质量,提高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是人们长期追求的目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改造纺织缝制设备是实现此行业自动化和无人化生产的必然手段。对纺织缝制机电控制系统的要求是必须有记忆计算、处理信息、屏幕显示和反馈控制等功能。纺织缝制行业的技术改造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如工业切线缝纫机、开袋机、工业布料切割机和绣花机等已相继出现,这些新问世的纺织缝制设备在传动部件、
本文论述了工业和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尤其CO2浓度的显著增加,导致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及开展CO2地质封存的重要性;介绍了CO2封存的方法和途径;着重阐述CO2地质封存的原理、原则、基本地质问题;建立适合中国地质特点CO2埋存评价体系,并按照盆地、油田和油藏三个级别进行CO2埋存影响因素分析,找到每个级别的影响因素。在成功建立CO2埋存评价体系后,为了评价便利和准确,同时为了成果继承
不同规模和建设标准的住宅小区用水规律有其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现有的设计手册、规范及教科书对基于不同规模而确定的给水设计阐述的较少,不同规模生活小区的给水流量设计出现了一个盲区,计算公式不一致,设计结果和实际用水量有时会出现偏差,影响小区安全供水。  现有规范的设计参数偏大,小区供水管网的设计要求与运行情况之间有较大差异,造成了小区用水管网设计方面的一些问题。由于流量监测设备与监测手段的进步,
学位
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铬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每年产生大量的含铬废水。水环境中Cr(Ⅵ)的毒性比Cr(Ⅲ)高100倍,流动性更强,处理难度更高,现有污水处理技术仍难以同时满足经济、深度、快速去除Cr(Ⅵ)的需要。开发高选择性、高吸附量的新型吸附剂材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经。  铁氧化物是常用吸附剂之一,比表面积大,可变电荷,吸附性能优异。本研究对比五种不同铁氧化物吸附Cr(Ⅵ)的行为及性能研
学位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各国在国际上采用的现代进步道路,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几十年来,西非国家为了发展经济一直在普及以汽油为主的化石燃料能源。同时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又采取了很多减少CO2排放的措施,以实现从化石燃料能源到可持续能源消费的转变,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必要条件。  本研究根据西非各个国家对年度GDP的排名,将西非的15个国家分为四个地区。A区包括尼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