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电影艺术传播而言,大部分学者认为其电影艺术的意义建构主要是由导演带来的,他们从电影艺术层面出发,忽视了技术对于电影艺术的影响;小部分学者则完全从技术角度出发,忽略了电影艺术传播者的存在。本文综合这两种视角,从技术与人的关系入手研究电影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通过这一关系我们可以看到电影技术如何作用于电影人,而电影人又是如何影响到了电影艺术。对此,选取了摄影师王昱的作品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对不同电影技术的分析,证明电影的艺术风格不光是由导演单独带来的,而电影技术在电影艺术的意义建构中也起到了相应的作用。基于这一预设,本文选取了《危情少女》、《紫蝴蝶》、《德拉姆》与《黄金时代》这四部在技术上具有代表性的电影进行研究,它们分别对应着光线、运动、高清、色彩这几种最能影响电影艺术的关键技术。从形象生产角度来看,电影胶片影响了《危情少女》的用光观念,移动设备影响了《紫蝴蝶》的运动观念,数字高清影响了《德拉姆》的画面运用,数字调色影响了《黄金时代》的调色观念。每一种技术都影响到了王昱的创作观念,都参与进了电影的形象生产。通过对不同电影技术的研究,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电影技术构建了一个复杂的、多重的技术环境,它影响到了王昱对于电影技术的认知,而由技术引起的观念转变也被带入到他所拍摄的电影之中,影响到了电影艺术。不过,王昱在这个技术环境中是具有能动性的,技术与他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他能够在这一环境之中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从王昱这个个案中可以发现电影技术与人共同影响到了电影艺术,电影技术参与进了电影艺术的意义建构影响到了电影艺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