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指出:从2010到2015年天津的碳强度需要减少19%。中国固废每年以7%~9%的速度增长,2006年IPCC国家温室清单指南已将废弃物单独列为新章节,因此固废管理系统的温室气体减排已经提到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垃圾系统长期的规划,可以在收集、运输、中转和最终处理过程中引入新技术和设备进行减排。天津市的垃圾处理设备目前已经能满足处理需要,因此对于垃圾系统短期的规划,考虑到经济和技术的因素,目前引进新设备是不现实的。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决定采用多目标规划优化分析法,通过改变垃圾流分配的方式来管理天津市的垃圾系统,因为短期规划内其不需要考虑新设备也不需要考虑过高的预算。前期大量的优化分析方法只是分别专注于温室气体减排之外的环境影响和成本研究,无法在温室气体与成本间进行权衡。这次研究的目的就是为垃圾处理系统寻找一种权衡温室气体减排和成本削减的最优方案。本研究以天津市垃圾管理系统为例,首先对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对温室气和成本进行核算。其次建立了三个目标函数(成本最小、温室气体最小、生态效率最小),它们共用同样的限制性条件,且每个目标函数对应一种情景。考虑到更现实的情况,成本和温室气体排放很难到达最小值。于是又在同样的限制性条件下开发了三个目标函数(成本最大、温室气体最大、生态效率最大),依然是每个目标函数对应一个情景。当根据六个情景的垃圾流的区别,按照步长值去调节垃圾流时,便得出其它可能出现的情景的温室气体与成本的范围。这个范围提供一个决定最优情景模式的基础。结果表明:1)坐落在成本最小和温室气体最小情景边界上的所有情景组成了一条最优曲线,并且温室气体最小情景是曲线中生态效率最小的情景。2)单纯的利用线性规划追求生态效率最小化是不合理的。3)对于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采用焚烧和填埋处理对产生的温室气体有均衡贡献时,会对垃圾处理系统更有利,因为它不仅减少了温室气体也降低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