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地方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正逐渐形成自己的地域特色,那么用何种形式把地域文化资源合理地整合到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来,对实践教学模块内容进行组合和配置,使之成为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内容,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面对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的民族特征日趋重要。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应坚持对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体现民族文化特性。新疆作为我国西北最具异域特色与文化特色的省份,有着大量的生土建筑。新疆的生土民居建筑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独具风格的空间形态,是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若加以合理利用既可以发挥地方资源的优势,又可以体现本地教学特色。发展地域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归根到底就是通过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体现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鉴于此,本文以住宅设计课程中新疆生土民居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新疆生土民居教学案例的必要性上,分析了地方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指出当下西部地区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之需,关键在于能否从实际出发,重视本地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潜力,着力于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强调了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本土文化特色,民族传统文化意识是培养具有较高思想文化境界、民族精神的高素质设计人才的有效教育途径;通过对我院住宅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阶段、课程设置的调查,反映出我院的设计教学模式正逐渐形成自己的地域特色教学之路;对新疆生土民居教学案例中教学环节设置、教学过程体验,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问题,提出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积极作用的重要性。认为艺术教育的独特之处,在于学生设计基础与设计能力的提高上激发兴趣和潜力。指出在设计教学中引入地域文化是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了解优秀文化传统、吸收民族文化精华的重要窗口,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