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微观法律”——基于《看不见的法律》的分析

来源 :郝淑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jun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秩序是由多元规范共同构建的。但长久以来,人们多关注国家法律在社会秩序建构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宗教规范、自治规范(村规民约、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对社会秩序的塑造力。这些基本上都是在具有一定规模的群体中发挥作用的规范。对于更小规模的微观情境中的个人互动交往规范探索较少,或者说认为它们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而不太关注,如排队规则、交谈规则等。然而,社会生活是各种微观交往情境的集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最终构成了真实的社会生活。正是这些不受关注的日常交往行为规范,维持着每个交往关系的顺利进行,塑造了社会生活最基本的秩序,减少了大的社会矛盾发生。所以,这些微观层面的日常互动交往规范实际上也是值得研究的对象。迈克尔·瑞斯曼首先开启了对此的探索,他在《看不见的法律》一书中把这些微观层面的互动交往规则统称为“微观法律”,将这一长期受到忽视的社会规范带入到人们视野中。但是,他也留下了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在瑞斯曼的理论基础上,继续探索和研究这些微观层面的互动交往规范。引言部分,具体阐释了选题缘由,剖析迈克尔·瑞斯曼与欧文·戈夫曼微观社会学的理论渊源,整合和梳理对“微观法律”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在过往研究基础之上,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创新之处。除引言外,文章从“微观法律”的本体、运行与价值三个层面展开了研究。第一部分,发现和认识“微观法律”。本部分首先说明社会秩序的构建不单纯依赖国家法律,被忽略的一些日常交往规范也塑造了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其次,引出迈克尔·瑞斯曼对日常生活中互动交往规范的研究,点明“微观法律”概念。最后,展开对“微观法律”进一步的认识,具体分析“微观法律”的形成过程,解释“微观法律”的主要功能——调控微观层面的个体交往行为,明确区分“微观法律”与“习惯”“道德”“礼仪”等其他行为规范的不同。第二部分,阐释“微观法律”的运行。“微观法律”不同于国家法律,它缺乏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不能在生活中有效运行。本部分重点在于说明“微观法律”是如何在生活中运行的,并对运行的四个环节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在运行基础方面,重点解释行为主体间的共同信念期待在维持“微观法律”有效运作中的作用;其次,在判定违法环节上,明确了判定标准;再次,在矫正违法行为环节上,充分说明通过惩罚进行矫正的正当性,阐述“微观法律”的轻微惩罚方式,明确惩罚的阻断可能以及惩罚的必要限度;最后,在运行保障上,“微观法律”与国家法律以及其他社会规范存在契合点,实现它们之间的衔接与互动可以为“微观法律”的运行提供保障。第三部分,探究“微观法律”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微观法律”的价值在于秩序和自由。秩序价值是“微观法律”的首要价值,“微观法律”能够为日常的互动交往提供行为指引,弥补国家法律在微观层面关注的不足,更及时、更针对性地回应社会需求,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形成健康、稳定的社会秩序。自由价值体现在个人层面是个人自律,体现在社会层面则是社会自治。“微观法律”既能满足社会个体自主自律需求,也为促进社会自治提供支持和动力基础。另外,促进“微观法律”价值的实现,主要遵从三条路径。第一,认识和重视“微观法律”,自觉遵守“微观法律”;第二,重视信念精神的作用,加强教育与教化;第三,实现“微观法律”与国家法律的有效衔接与互动。
其他文献
随着中央政法委打造“网宣铁军”总体布局的落实,政法新媒体队伍在网络中不断发展壮大,以视频社交媒体为主的网络平台涌现了一批以“民警”“交警”“边检警察”“退伍军人”“法医”“法律老师”等为运营者的自媒体。其中,大漠叔叔通过游戏化的传播方式,使账号运营充满“年轻化”特色,在B站年轻群体中影响广泛。在大漠叔叔的传播案例中,政法领域的自媒体与视频社交平台的年轻群体特质完美契合,形成良好的传播关系,而政法自
学位
长期以来,笔迹鉴定主要是依靠鉴定人的专业和经验。鉴定意见则是鉴定人按照内心确信程度,给出基于特征相似性比较的可能性等级判断。这种依据文字描述来表达笔迹鉴定结果的定性表述模式,虽然简单易于理解,但却因主观性较强而不断受到外界质疑。随着国际上对法庭科学证据准确性、可靠性、客观性等科学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推进主观性较强的鉴定意见数据化、客观化已成为司法鉴定表述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下,基于似然比的证据评价方式
学位
爱国卫生运动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运动,缘起于抗美援战争期间,国家于1952年作出的反抗美国细菌战的卫生防疫决策,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并仍在焕发着活力,发挥着作用。爱国卫生运动作为一场利国利民的群众性卫生运动,如何赢取广泛的群众支持与参与,是1952年的党和政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当下仍需要思考的问题。透过历史,回顾过往可以发现,《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在1952-1956年爱国卫生运
学位
1912年10月6日,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当选大总统,标志着北洋政府的成立,到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共约15年。北洋政府成立之初,就极为重视宗教方面的管理。从1913年到1927年,北洋政府先后以各种形式出台宗教管理法规,将相关事务的主管机关,宗教庙产,宗教人事,权力救济等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北洋政府时期的宗教管理立法,在吸收近代东西方宗教管理立法的先进成果上,保留了传统社会下对宗教管
学位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在这些庞杂的著作中,包含较多以政治和法权为主题的作品。虽然路德对法权的论述有些许分散,但通过归纳相关文献(尤其是16世纪20年代中晚期文献)的逻辑脉络,我们可以得知他拥有较为明确、连贯的法思想。因此,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并结合路德的神学观来对其法思想加以探析。第一部分简要梳理了路德的生平。通过对其人生轨迹
学位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有机衔接对于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统筹推进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有机衔接的基本原则为切入点,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进行探索研究,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概括分析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基础理论,从基本概念、基本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点。第二部分阐释了确定党法有机衔接基本原则的必要性和重要
学位
笔迹不同于指纹、DNA、工具痕迹等物证,没有可以参照的理化标准,而其理论和实践本身也具有浓郁的经验色彩,因此在法律和科学界备受争议。笔迹鉴定是司法鉴定领域文书鉴定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类,需要对动态变化及其相应的规律、依据进行深入的理解与运用。摹仿笔迹的鉴定相比于正常笔迹难度增加了,而练习摹仿笔迹、尤其是高水平练习摹仿笔迹的鉴定则是现代签名笔迹鉴定的重点和难点。实践中,当伪造者摹仿伪造的笔迹被鉴定人以科
学位
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1509-1564)是法国伟大的宗教改革家和思想家,对西方的自由、民主和法律观念都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但其法律思想被包裹在神学文本之中,常常被法学界所忽视。本文以道德律为视角来探索加尔文的法律思想,旨在揭示道德律在加尔文法律思想中的作用及道德律对近代自由、权利观念的影响。加尔文把自然法融入到神法之中,并撒入了一点人文主义的酵母,最终产生了书面自然法——道德
学位
迈克尔·J.桑德尔(Michael·J.Sandel,1953-)是西方共同体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探索正义问题的过程中,着力对罗尔斯(John Rawls,1921-2002)的自由主义与正义进行批判,桑德尔的批判是通过“道德”与“认知”的二元结构来解构的。他通过审视、研判同为自由主义者诺奇克(Robert Nozick,1938-2002)的批判,借助他人的批判,剖析他人的批判,来展开自己的
学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交媒体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交媒体市场营销也正成为企业市场营销版图中的重要一块。因此,及时了解最新社交媒体市场营销策略,学习社交媒体平台广告规则也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基于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选取《社交媒体营销终极指南》的第八、九、十章进行翻译。这三个章节聚焦Facebook、Linked In、Instagram,Pinterest等社交媒体平台,深入介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