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厌氧光照条件下生长的原核生物。光合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稻田、沼池、土壤、极地和温泉等处。光合细菌依据所含光合色素和电子供体的不同分为产氧光合细菌和不产氧光合细菌。而紫色非硫细菌是不产氧光合细菌中的重要分支,其中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主要存在于沟渠的表层水、淡水、微咸水、海洋栖息地及稻田和缺氧的潮汐池。之前,铊耐性细菌菌株SK50-23T是从铊胁迫土壤悬浮液中作为优势菌被分离出,其16S rRNA部分基因序列与已知的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模式菌株的相似度达96%。为此本论文对菌株SK50-23T从形态结构、遗传学、生理生化学、化学成分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新菌的分类鉴定。菌株SK50-23T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其最亲缘的非光合营养的“Rhodopseudomonas boonkerdii”NS23,具有97.9%的相似性,而与Rhodopseudomonas属其他菌株的相似性为95.5-96.7%。菌株SK50-23T适合生长温度为15-32℃,最适生长pH和NaCl浓度分别为6-7和0%。碳源利用实验显示只能利用葡萄糖酸盐。酶活性检测试验中碱性磷酸酶,酯酶(C4),酯酶脂肪酶(C8),亮氨酸芳基酰胺酶和酸性磷酸酶呈阳性,萘酚磷酸水解酶呈弱阳性。存在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吲哚产量为阴性。硝酸盐被还原为N2。主要脂肪酸(>10%)是C18:1ω7c(54.9%)和C18:0(14.8%),C16:1ω7c(13.5%)和C16:0(12.6%),次要脂肪酸是C17:0环(2.6%),C17:0(0.9%)和未鉴定的脂肪酸(0.7%)。主要的泛醌是Q-10。菌株的DNA G+C含量为61.9mol%。此外,该菌株既没有检测出光合功能基因,也不能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基于形态学、化学分类学和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上表现出来的特征,认定菌株SK 50-23T为红假单胞菌属的一个细菌新种。在本文章中我们建议修正的Rhodopseudomonas属包括非光合生物。因此,提出菌株SK50-23T被分类为红假单胞菌属的新种,命名为Rhodopseudomonas albus sp.nov.模式菌株为SK50-23T,菌种保藏号分别为NBRC 108825T和CGMCC No.1.12037T。菌株SK50-23属于α-变形菌纲紫色非硫细菌类群中的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丰富菌种资源的同时为光合细菌物种进化角度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打下基础,对深入研究紫色非硫细菌类群的特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