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品种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pi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冬小麦主产区水资源危机日趋加剧,探讨冬小麦品种(系)的WUE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效用水品种选育及节水栽培技术开发提供指导。本研究根据前期研究结果,筛选WUE差异显著、株型不同的10个冬小麦基因型为试验材料,于2015-2018年连续3个生长季在中国农科院环发所顺义基地进行大田试验,设置雨养和补充灌溉2种水分处理,株型差异大的2个品种设置高、中、低3个种植密度。试图探讨基因型之间WUE的差异以及影响因素,重点揭示基因型、株型、密度、土壤水分条件等多因素对群体冠层特性及群体耗水量的影响。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基因型之间产量、耗水量和WUE均存在显著差异。WUE受基因型的影响最大,水分条件次之。产量和耗水量受水分条件影响最大,其次为基因型影响。两种水分条件下,石家庄8号和晋麦47的产量和WUE较高,908092和京411的WUE较低,二者产量均较低,但耗水量较高。(2)株型通过影响冠层特性显著影响耗水量。群体耗水量与CTD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叶片平展、株型松散的晋麦47群体内部叶片互相遮挡,CTD较大,耗水量低;叶片直立、株型紧凑的京411,群体水热交换阻力小,CTD较小,耗水量较大。(3)种植密度与株型互作显著影响冠层特性,进而影响冬小麦耗水量,而且受土壤水分条件影响。雨养和补灌条件下晋麦47高密种植耗水量较高,中密和低密较低,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雨养条件下,京411的3个种植密度的耗水量存在显著差异,高密>中密>低密。补灌条件下京411高密与中密耗水量之间无显著差异,二者显著高于低密。(4)雨养和补灌条件下,随着生长发育进程,δ13C值从灌浆前期到灌浆后期持续增加,10个供试冬小麦基因型δ13C值的高低排序没有太大变化,两种水分条件下灌浆期叶片稳定碳同位素δ13C组成与产量群体水平的WUE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5)两种水分条件下,穗粒数、穗数和千粒重均呈现基因型间显著差异性。雨养条件下增加穗数是提高产量的前提,补灌条件下穗粒数和千粒重增产作用较大。不同基因型间的主要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及生长速率差异显著,产量的增加潜力来自于生物量的增加。随密度增加,籽粒产量显著提高,相同种植密度下紧凑型冬小麦产量均显著低于松散型冬小麦。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对每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干部培训院校的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干部培训院校(党校、行
华北平原(NCP)是中国重要的小麦粮食生产区,但是地下淡水资源紧缺,给粮食生产带来了重大影响。华北平原地下浅层有丰富的微咸水资源,含盐量通常为2~5 g L-1,虽然咸水灌溉会限制
文章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学生创业过程中在日常生活、正常教学方面出现的管理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显示领域里,有机薄膜晶体管已成为最新一代柔性显示技术的核心。如何降低有机薄膜体的阈值电压,提高器件的稳定性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如何降低酞菁氧钒(VOPc)有机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在用酞菁氧钒作为有机薄膜体晶管材制备中的材料时,诸如有机半导体材料薄膜结晶性较差的问题,用不同材料作为有机薄膜晶体管的修饰层和用BP2T分子作为异质外延层材料作为界面修饰,并对比界面形貌的变
Web2.0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迅速革新,海量的数据积累使得数据挖掘技术得到空前发展。基于数据挖掘的应用已经延伸至多个领域,教育数据挖掘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如何合理运用
Laplace方程的Neumann问题作为一类重要的椭圆边值问题,有广泛的运用背景。采用双层位势来表示解, 要导至求解超强奇异型积分方程。对超强奇异型积分的数值计算,很多人从多种
本文简单介绍了长输管道的概念及其分类,并从长输管道的实际建设情况和运维情况出发,详细分析了长输管道的事故风险以及选线方法,以期为广大长输管道建设工作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