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巴塞尔协议颁布之后,对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性效应的讨论便一直在学界存在,而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最充分地展现了该效应的负面影响,从而引起各方关注。我国于2012年正式颁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结合了巴塞尔协议Ⅱ和巴塞尔协议Ⅲ的内容,自然也没有摆脱顺周期性效应的影响。次贷危机的产生虽并非由顺周期性效应而起,却在顺周期效应的助推下加速进程,全球实体经济状况在金融体系的正向反馈影响中迅速降到低点。该效应凸显了现行金融监管模式的弊端,作为统一国际银行风险管理和监管框架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也受到广泛批评。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性效应加剧了银行信贷规模的波动,从而引致经济周期的加速,波动幅度也变大。其表现为在经济上行时由于风险参数的估计模型设定的特点,风险参数下降,市场各方主体情绪乐观,金融监管者放松监管条款,银行信贷此时倾向于扩张,其中暗藏风险点的贷款在经济上行的环境中容易被忽视,银行盲目扩张,促使经济过热,资产泡沫不断变大,金融机构之间被各种复杂结构的金融产品环环相扣连在一起,系统性风险也在积累,任何微小的一环出现断裂时,风险就迅速沿着金融产品蔓延传播到每一个参与者,导致系统性风险增加。如果此时实体经济转向衰退期,评级机构和金融机构在利益驱动下反应迅速,评级机构倾向于在衰退中下调债务人评级,采用标准法的银行其风险参数随之迅速恶化,输入权重函数后,作为资本充足率分母的RWA随之增加,从而降低了资本充足率。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出于满足最低资本要求和利润最大化等各种动机,会缩减贷款,尤其对于资金链条断裂的企业收回贷款,社会生产规模收缩,加快经济衰退。此为顺周期效应产生过程。
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BCBS)2010年通过了巴塞尔协议Ⅲ,加入了逆周期资本的计提要求,意味着无论是学者还是监督当局都认为顺周期效应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并开始把研究重点转向缓释顺周期效应的措施。而本文认为,制定有效措施是建立在探明顺周期效应形成的根源的基础上,只有对在资本提取过程中导致顺周期效应的关键节点设置防御措施,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构建解决方案,最终缓释顺周期效应。所以本文关注的重点是顺周期效应形成过程。本文将介绍巴塞尔协议和我国资本管理办法的部分内容,具体到微观的信用风险资本计提的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下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风险暴露等风险参数的估计模型,深入研究这些参数同宏观经济的相关性,从而在资本计提方法中找到顺周期效应产生的根源。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在文献综述部分,评述国内外有关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性效应的引用率较高的文献,将其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部分。国外的研究内容明显早于国内研究,而国外又分为次贷危机之前和之后,因为这两个阶段学者研究的重点已经从是否存在顺周期性转向了如何缓释顺周期性效应。本文还分别对风险参数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和风险暴露EAD和外部评级的顺周期性效应相关文献做了梳理。针对目前研究成果不完善之处提出自己的创新点。
其次,对巴塞尔协议Ⅰ至巴塞尔协议Ⅲ的演变进行归纳,尤其是资本计提方法的新内容。包括风险加权资产的计量方法和权重的确定,资本的定义,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构成成分也在变化。从资本计提的演进方向来看,更加重视高级模型的运用和长期历史数据在量化债务人风险特征中的重要性,愈发精确的计量模式一方面是消耗资本更少,节约效应明显;另一方面资本计提的风险敏感性越来越高,风险的变动会迅速地反应在资本要求上面,而银行则会立刻做出反应,调整资本或者资产(主要是信贷资产),进而影响经济状况。
然后,从微观基础的角度(即资本计提方法的角度)论述顺周期性效应的形成。所谓微观基础,本文认为是顺周期效应产生的温床或者说根源,即一步一步地拆分资本计提的过程,包括计提方法的选择、信用评级到风险参数的估计,研究顺周期效应是如何在评级法和内部评级法的比较、在信用评级的指导思想、在风险参数的模型估计中体现出来。本文阐述了顺周期效应发生作用的全过程,简单来讲就是经历经济下滑→企业信用评级下降,金融产品价值波动→风险参数恶化→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压缩信贷、变现资产→企业和市场状况进一步恶化→经济加速下滑。此过程中资本充足率通过信贷渠道与经济状况相关联,所以资本如何计提会影响传导的方式和程度的强弱。资本充足率涉及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由于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占据其中80%,本文对其做重点阐述。本文认为信用风险的资本计提可分为信用评级和风险参数估计两步骤。本文首先对内外部信用评级是否为时点评级法做出分析,发现不管是外部评级机构,还是银行内部的信用评级体系都是以时点评级思想为指导,尤其是国内银行,由于历史数据沉淀的缺失,采用时点评级也是无奈之举,而时点评级较周期评级法具有更强的顺周期性,接着本文对风险参数的估计模型进行数学分析,对违约概率估计常用的logit模型,违约损失率的Losscalc模型和清收违约损失率等进行数学分析,以对函数求导的方式,从数理角度证明了风险参数与宏观因素存在相关性。即信用风险计提的两步骤都有明显的顺周期性。最后本文也简述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顺周期性。
最后,本文以我国10家商业银行2008年至2014年季度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利用资本充足率、信贷规模、信贷质量、经济周期的相关数据做个体固定或者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证实了顺周期性效应的存在。并且通过分组实证发现了顺周期性效应的存在非对称性,即不同性质的银行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顺周期性效应发生作用的程度不一致。
目前的文献对顺周期性效应的研究集中于效应是否存在和影响风险参数的估计的因素等方面,并试图据此提出缓释顺周期性的种种有效措施。但是只有研究了顺周期效应如何形成之后才有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而形成基础方面文献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涵盖不够全面,本文正是基于此情况,对于银行“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顺周期性效应的形成的微观基础进行深入剖析。所以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讨论顺周期性形成的微观基础,即具体到探讨内外部信用评级体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资本计提的函数模型,全面地探寻顺周期效应形成的根源。具体来讲,有以下一些创新:
(1)以前的研究信用风险的文献多关注内部评级法,而忽视标准法,即在利用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时也会产生顺周期效应,其程度这取决于采用的时点评级还是周期评级。由于目前我国不具备自行评级条件的中小银行依然采用的是外部评级法,所以不能忽视标准法,本文对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模型和评级指导思想也进行研究。
(2)文献对内部评级法的研究集中于初级内部评级法,即更多的是关注违约概率这单个风险参数设定的顺周期效应,即PD的估计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而忽视高级内部评级法下银行自行设置的其他风险参数——风险暴露和违约损失率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仅有对EAD和LGD的研究文献主要来自于国外,从抵押品的角度,Dalianes,Altman和Brandy(1999)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LGD和宏观经济呈负相关,且LGD同PD也具有相关性。而Collin,Dufresne和Goldstein(2001)利用样本数据分析了公司杠杆率和宏观经济的相关关系,证明EAD的设定也会存在周期性,即在经济衰退时债务人对贷款依赖性增强,会加大对承诺贷款未提取部分的提取量,从而EAD增加,进而影响到资本充足率。所以本文也将LGD、EAD的计量模型纳入到研究范畴。
(3)文献的研究集中于经济-风险参数-资本计提-信贷-经济这一传导路径,也就是说对资本的周期性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贷规模导致的周期性上,尽管信贷的周期性效应是最重要的,但是不能忽略银行在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计提资本时可能也会导致周期性效应,尤其是在现如今利率、汇率市场化等趋势明显情况下。本文也将这两种市场风险的计提模型纳入研究范围。
而本文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有不足。在理论方面,由于无法获得银行实际采用的风险参数模型,所以只能以学术界常见且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模型代替,因银行采用的模型源于这些替代模型。实证方面无法获得全面系统的贷款违约率和损失率的数据,所以无法直接以该数据同宏观经济因子做数据分析,只能以资本充足率来代替,间接证明风险参数的顺周期性的存在。
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BCBS)2010年通过了巴塞尔协议Ⅲ,加入了逆周期资本的计提要求,意味着无论是学者还是监督当局都认为顺周期效应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并开始把研究重点转向缓释顺周期效应的措施。而本文认为,制定有效措施是建立在探明顺周期效应形成的根源的基础上,只有对在资本提取过程中导致顺周期效应的关键节点设置防御措施,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构建解决方案,最终缓释顺周期效应。所以本文关注的重点是顺周期效应形成过程。本文将介绍巴塞尔协议和我国资本管理办法的部分内容,具体到微观的信用风险资本计提的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下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风险暴露等风险参数的估计模型,深入研究这些参数同宏观经济的相关性,从而在资本计提方法中找到顺周期效应产生的根源。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在文献综述部分,评述国内外有关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性效应的引用率较高的文献,将其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部分。国外的研究内容明显早于国内研究,而国外又分为次贷危机之前和之后,因为这两个阶段学者研究的重点已经从是否存在顺周期性转向了如何缓释顺周期性效应。本文还分别对风险参数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和风险暴露EAD和外部评级的顺周期性效应相关文献做了梳理。针对目前研究成果不完善之处提出自己的创新点。
其次,对巴塞尔协议Ⅰ至巴塞尔协议Ⅲ的演变进行归纳,尤其是资本计提方法的新内容。包括风险加权资产的计量方法和权重的确定,资本的定义,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构成成分也在变化。从资本计提的演进方向来看,更加重视高级模型的运用和长期历史数据在量化债务人风险特征中的重要性,愈发精确的计量模式一方面是消耗资本更少,节约效应明显;另一方面资本计提的风险敏感性越来越高,风险的变动会迅速地反应在资本要求上面,而银行则会立刻做出反应,调整资本或者资产(主要是信贷资产),进而影响经济状况。
然后,从微观基础的角度(即资本计提方法的角度)论述顺周期性效应的形成。所谓微观基础,本文认为是顺周期效应产生的温床或者说根源,即一步一步地拆分资本计提的过程,包括计提方法的选择、信用评级到风险参数的估计,研究顺周期效应是如何在评级法和内部评级法的比较、在信用评级的指导思想、在风险参数的模型估计中体现出来。本文阐述了顺周期效应发生作用的全过程,简单来讲就是经历经济下滑→企业信用评级下降,金融产品价值波动→风险参数恶化→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压缩信贷、变现资产→企业和市场状况进一步恶化→经济加速下滑。此过程中资本充足率通过信贷渠道与经济状况相关联,所以资本如何计提会影响传导的方式和程度的强弱。资本充足率涉及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由于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占据其中80%,本文对其做重点阐述。本文认为信用风险的资本计提可分为信用评级和风险参数估计两步骤。本文首先对内外部信用评级是否为时点评级法做出分析,发现不管是外部评级机构,还是银行内部的信用评级体系都是以时点评级思想为指导,尤其是国内银行,由于历史数据沉淀的缺失,采用时点评级也是无奈之举,而时点评级较周期评级法具有更强的顺周期性,接着本文对风险参数的估计模型进行数学分析,对违约概率估计常用的logit模型,违约损失率的Losscalc模型和清收违约损失率等进行数学分析,以对函数求导的方式,从数理角度证明了风险参数与宏观因素存在相关性。即信用风险计提的两步骤都有明显的顺周期性。最后本文也简述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顺周期性。
最后,本文以我国10家商业银行2008年至2014年季度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利用资本充足率、信贷规模、信贷质量、经济周期的相关数据做个体固定或者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证实了顺周期性效应的存在。并且通过分组实证发现了顺周期性效应的存在非对称性,即不同性质的银行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顺周期性效应发生作用的程度不一致。
目前的文献对顺周期性效应的研究集中于效应是否存在和影响风险参数的估计的因素等方面,并试图据此提出缓释顺周期性的种种有效措施。但是只有研究了顺周期效应如何形成之后才有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而形成基础方面文献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涵盖不够全面,本文正是基于此情况,对于银行“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顺周期性效应的形成的微观基础进行深入剖析。所以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讨论顺周期性形成的微观基础,即具体到探讨内外部信用评级体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资本计提的函数模型,全面地探寻顺周期效应形成的根源。具体来讲,有以下一些创新:
(1)以前的研究信用风险的文献多关注内部评级法,而忽视标准法,即在利用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时也会产生顺周期效应,其程度这取决于采用的时点评级还是周期评级。由于目前我国不具备自行评级条件的中小银行依然采用的是外部评级法,所以不能忽视标准法,本文对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模型和评级指导思想也进行研究。
(2)文献对内部评级法的研究集中于初级内部评级法,即更多的是关注违约概率这单个风险参数设定的顺周期效应,即PD的估计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而忽视高级内部评级法下银行自行设置的其他风险参数——风险暴露和违约损失率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仅有对EAD和LGD的研究文献主要来自于国外,从抵押品的角度,Dalianes,Altman和Brandy(1999)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LGD和宏观经济呈负相关,且LGD同PD也具有相关性。而Collin,Dufresne和Goldstein(2001)利用样本数据分析了公司杠杆率和宏观经济的相关关系,证明EAD的设定也会存在周期性,即在经济衰退时债务人对贷款依赖性增强,会加大对承诺贷款未提取部分的提取量,从而EAD增加,进而影响到资本充足率。所以本文也将LGD、EAD的计量模型纳入到研究范畴。
(3)文献的研究集中于经济-风险参数-资本计提-信贷-经济这一传导路径,也就是说对资本的周期性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贷规模导致的周期性上,尽管信贷的周期性效应是最重要的,但是不能忽略银行在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计提资本时可能也会导致周期性效应,尤其是在现如今利率、汇率市场化等趋势明显情况下。本文也将这两种市场风险的计提模型纳入研究范围。
而本文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有不足。在理论方面,由于无法获得银行实际采用的风险参数模型,所以只能以学术界常见且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模型代替,因银行采用的模型源于这些替代模型。实证方面无法获得全面系统的贷款违约率和损失率的数据,所以无法直接以该数据同宏观经济因子做数据分析,只能以资本充足率来代替,间接证明风险参数的顺周期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