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以及大量的金融创新的涌现,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在1990年被首次提出。公允价值是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由于其具有信息可靠性及其潜在的高度决策相关性等特点逐渐在国际上受到关注和推崇,由于其能够为财务报告使用者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供有用的信息,而被称为最有效的金融工具计量属性。虽然公允价值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但由于其显著的实用性而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这场危机中,公允价值所发挥的作用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批评者认为在市场价格大跌时,公允价值会计要求金融机构对资产按市价减记,使市场陷入交易价格下跌—资产减记—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加重了金融危机,应该废除或暂停使用这一计量属性。支持者认为,危机的发生与公允价值无关。不仅如此,公允价值还在危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使用,及时、透明、公开的揭露金融资产泡沫,促使金融机构、投资者与金融监管者正视和化解金融风险,更使投资者实时高效的了解危机的规模和动态。本文通过简要的回顾危机的发生、发展到最后的全球性爆发,分析危机爆发和蔓延的原因,发现公允价值不是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源,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由于监管不力、金融机构无节制的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以及风险防范意识和管理机制不足引起的。然而公允价值由于其估值模型的缺陷和顺周期效应,在市价大跌和市场功能缺失的情况下,按照不合理市价减记的账面损失远大于实际发生的损失,而放大了危机的损失,深化和加剧了危机的蔓延。不仅如此,在有限理性的金融市场中,公允价值还会加剧经济波动、增加系统风险,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尽管如此,与其他计量属性相比,公允价值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计量属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对它的一场考验,说明其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修改与完善。借鉴西班牙的动态准备金制度,为优化公允价值提出了一条新思路。本文通过数据模拟动态准备金计提,分析得到动态准备金的计提具有明显的逆周期效应,能够熨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公允价值相比,动态准备金制度有效的缓解了周期性效应对金融系统的冲击,增加信息透明度,增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增强了金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