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黄素是一种廉价、低毒的天然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同时也作为一种食品功能因子被应用于食品领域。但是由于其水溶性低、易被氧化、生物利用度差等特性限制了其在实际运用中的发展。多孔硅由于表面积大、孔径大小可调、表面易于修饰、具有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降解性等特点,被应用于药物输送体系及缓释体系中。本文首次用具有疏水表面的多孔硅作为载体加载姜黄素,制备一种新型的多孔硅-姜黄素(PSi-Cur)微胶囊,并对其体外释放和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对小鼠体内释放及急性毒理学也进行了相关讨论,为姜黄素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相关的信息。主要研究结构如下:1、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的方法制备的多孔硅微粒,其粒径为30μm左右,孔径为20-50nm。通过表面修饰,获得稳定的亲水性TOPSi以及疏水性PSi-Si(C18)、PSi-PFPS (疏水角分别为 140.7° 和 131.3° )。将 TOPSi、PSi-Si(C18)、PSi-PFPS 作为载体加载姜黄素,结果显示,疏水性表面对姜黄素的加载率更高,其中PSi-Si(C18)对姜黄素的加载率达14.84%。2、研究不同因素对姜黄素加载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刻蚀电流波形为方波,电流强度为360mA的条件下刻蚀30min,在50℃条件下磁力搅拌16h,姜黄素的包封率达到最大值22.3%,即每毫克多孔硅的姜黄素的加载量为22.3μg,回收率和精密度均符合样本分析的质量控制要求。3、研究PSi-Cur微胶囊的体外释放特性。当在碱性环境下,多孔硅不稳定易降解,且姜黄素在碱性环境中也不稳定,故造成释放的提前完成,8小时时姜黄素释放率已达到最大值,为94.54%。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PSi-Cur微胶囊的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的缓释模式,拟合度良好,当释放10h,在pH7.4和5的介质中,姜黄素的释放率分别为85.29%和81.61%,且都还呈继续上升的趋势。说明在中性及酸性条件下,适合PSi-Cur微胶囊的释放。4、研究姜黄素及PSi-Cur微胶囊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显示,姜黄素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非常高,微克级就能发挥作用,当浓度为10μg/mL时,反应30min即可清除50%的DPPH自由基,清除73.8%的超氧根阴离子02-·自由基。PSi-Cur微胶囊的释放液仍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其清除效率与姜黄素标准液一致,说明加载到多孔硅中的姜黄素并未发生性质的改变,仍具有生理活性,且在释放介质中可以释放出来,并表现出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性。5、研究PSi-Cur微胶囊及PSi在小鼠体内的释放及急性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对实验组小鼠血浆中的姜黄素含量进行测定,由高剂量组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当给药4h后,血液中姜黄素的浓度达到最大值,当给药8h时,血液中的姜黄素含量几乎代谢完全。与口服单体姜黄素相比,延缓了姜黄素在体内的代谢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由各实验组小鼠的血常规计数结果来看,低、中、高剂量组的多孔硅均未对小鼠的血液学水平造成显著性的影响。通过对各组小鼠血液生化水平的统计分析,发现低、中、高剂量组的多孔硅对小鼠的血清肝脏生化指标、肾脏生化指标、心肌生化指标及血脂均无显著性影响。通过观察各组小鼠肝、肾、脾、心四个组织的生理切片,发现多孔硅可引起肝脏的炎性反应,对肾、脾、心的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