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产业本身具有融资量大、产业链长、波及面广等特点而对国民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首先从介绍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特点和长期发展趋势入手;进而研究房地产业和国民经济运行的相关性。通过从总量角度和行业关联角度探讨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均衡关系的内在规律,对于确立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制定房地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政策,促进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及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意义。从总量角度,通过计量模型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量化房地产对投资、消费、失业率和财政收入这四者的影响。测算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减少1%,1年后GDP将减少0.13%;房地产成交量每下降1个百分点,将使社会实际零售增速下降约0.05个百分点;房地产企业直接吸纳就业人员有限,但房地产拉动的间接就业人群较大,主要是建筑工人。房地产成交量和中央财政收入之间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土地出让金会很大程度影响地方政府收入。从产业关联度角度,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地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与其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及波及效应。对房地产业与其密切关联产业的关联度进行前向、后向、环向等不同层面量化研究,通过静态和动态分析得出结论:首先,我国房地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后向带动作用为0.5588,前向带动作用为0.4938,总带动效应达到1.0526,这说明如果房地产业生产和其他产业关联密切。房地产产业每生产100元的产品将带动相关产业105元的产值。可见房地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房地产业的繁荣或低迷,将对其他产业,尤其是金融保险,建筑业带来重要的影响。其次,从关联产业类型来看,我国房地产业与金融保险业关联系数过高。无论从消耗系数还是直接分配系数来看,金融保险业在房地产的关联产业中都位居前列。房地产业与金融保险业关联度过高可能导致房地产价格过高,房地产市场投机严重,甚至引起房地产泡沫。此外,我国政府对房地产拉动作用很大。中国房地产分配系数中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居第一,在总影响效应中也仅排在金融保险业后面,高于建筑业。我国房地产与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前向关联度过高,这说明房地产总量增加中政府的拉动作用很大。房地产业每百元产值中就有5.6元是政府需求带动的。从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和拉动作用来看,房地产行业的产业影响力和感应度在所有行业中位居前列,房地产作为一个产业整体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和拉动作用都非常显著。但另一方面,房地产产品影响力系数和初始投入感应度系数都较小,这说明单位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房地产占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宜过高,因为房地产业的单位投入能够带动的经济发展远远低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平均水平,发展过度将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宏观经济效率降低。从产业关联度的区域差异来看,房地产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情况不仅受到房地产业自身发展的影响,还决定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们生活水平、区域发展政策等各因素。从北京、浙江、甘肃、新疆、河南的计算数据来看,东部城市北京房地产业的总带动效应最高,环向带动系数为2.49,远高于全国平均1.24。而西部城市甘肃和新疆的环比带动系数分别为2.05和2.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国家的投资重心向西部倾斜,一些重点项目相继开发建设西部地区大城市房地产业已如东部大城市一样,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而中部城市河南,房地产对其他产业的总带动效应仅为0.6088,低于全国平均值1.24,带动作用并不明显。从房地产投资额占GDP的比重来看,中部地区占比也远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可见中部地区房地产业的支柱作用还未明显显现,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待大力发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