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面地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标准评价学校、教师或某一区域的教育绩效,忽视学生的起点水平,忽视学生家庭差异,忽视学校间的差异,忽视学生成长的多因性,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公正的。素质教育与教育均衡发展呼唤新的教育评价理论。学校效能评价从“增值”与“净影响”的理念出发,评价学校的真正作用,无疑是一种更为合理的选择。 本文围绕如何在中国实施学校效能评价的问题,采用文献分析、调查和个案研究等方法,从中国实际出发,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全文由文献综述、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三部分组成。 文献综述部分对学校效能评价的发展脉络、主要成就、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本文认为学校效能评价起源于美国詹姆斯·科尔曼于1966年发表的《教育机会均等报告》。经过了学校效能验证阶段、有效学校运动阶段及学校改进阶段,从美国逐步向欧洲、大洋洲、亚洲等地区传播,并成为国际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涌现了丰富的学校效能评价模式,验证了一批学校效能评价指标,在技术上获得了较大突破;曾在政治上、方法上与理论上遭受过批评;出现了评价目的由“鉴定”转向“发展”,评价内容由“单一”转向“多元”,评价过程由“横向静态评价”转向“纵向动态评价”与评价方法由“定量方法”逐步转向“综合方法”的四大发展趋势。 理论构建部分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调查研究,从学校效能评价概念、模式、指标与方法等角度提出了理论构想。本文从词源学、经济学、教育学与组织理论等角度对学校效能概念进行了考察,认为学校效能是指学校发挥教育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这样学校效能评价就是在投入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对学校促进学生发展的程度进行测量,并对其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它与办学水平评价与教育质量评价存在着区别与联系。 在讨论学校及教育本质的基础上,借鉴以往学校效能的建模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由学生、学校、背景三层因素,背景、过程、结果三类指标,涉及教师、学生与教育资源三种教育要素的多层互动学校效能评价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教育的本质。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结合课程改革的精神,本文认为学生发展指标应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与动作技能行为领域的指标;过程指标是指对学生发展产生影响,并能为学校所控制的因素,具有开放性与灵活性,本研究通过大量的调查,提出了一个包括管理因素、教学因素、质量因素等三方面的过程指标系统;背景指标用来衡量那些对学生发展有影响,但学校无法控制或很难控制的那些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