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lambda1和epsilon干扰素基因的克隆和在WI-38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活性比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xiao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新型干扰素hIFN-λ1和hIFN-ε基因在WI-38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利用PCR法由原重组表达载体重新构建His重组融合表达载体pcDNA3.1A-hIFN-λ1-His和pcDNA3.1A-hIFN-ε-His,脂质体法分别转染WI-38人胚肺细胞,G418筛选获得转基因细胞并经PCR、RT-PCR和dot-ELISA鉴定。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试验研究和比较rhIFN-λ1-His和rhIFN-ε-His对HSV-Ⅰ、PolioⅤ和Ad3病毒的抗病毒活性;MTT法检测其对SHG-44、MDA-MB-231和SMMC-7721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RT-PCR相对定量法检测其诱导WI-38和SHG-44细胞产生人MxA抗病毒蛋白的活性。 结果:结果表明WI-38细胞中能够稳定表达rhIFN-λ1-His和rhIFN-ε-His蛋白,两者均具有抗HSV-Ⅰ、PolioⅤ、Ad3病毒活性和抑制SHG-44、MDA-MB-231和SMMC-7721肿瘤细胞的生长,并均能诱导WI-38和SHG-44细胞产生MxA蛋白;但rhIFN-λ1-His抗病毒活性、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和诱导产生MxA蛋白活性要强于rhIFN-ε-His。 结论:hIFN-λ1和hIFN-ε干扰素的抗病毒效应的分子机理均与诱导细胞产生MxA抗病毒蛋白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和比较hlFN-λ1和hlFN-ε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其他文献
CD40是分子量为45~50KD的Ⅰ型跨膜糖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超家族成员,表达于多种抗原递呈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造血前体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某些肿瘤细胞。
研究背景:计算机辅助神经影像学和脑立体定位技术及介入放射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解剖学家们对人脑结构的形态、定位、相互关系以及各种变异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一系列
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对农业生产引起了高度重视,现代农业机械化和种植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并且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机遇.文章首先对农业机械化和种植技术的辩证关
蜱抗凝血肽(tick anticoagulant peptide,TAP)是从软蜱唾液内分离鉴定出的抗凝分子,为60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酸性多肽,是一种慢速而结合紧密的具有高度选择性的Ⅹa因子(FⅩa )